彭立勋:典型理论美学价值的丰富与创新
2018年03月26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6日第1418期 作者:彭立勋

  【核心提示】创造与我们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典型人物,是我们攀登时代文艺高峰的必由之路。这需要新时代的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作出创新性的理论贡献。

  文艺的典型理论特别是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经典命题,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理论问题。它在20世纪以来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和文艺创作发展中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指出:“典型问题在实质上就是艺术本质问题,是美学中头等重要的问题。”这可以说代表了长期以来美学界和文艺界获得广泛认可的基本看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在一定文艺范围内对于典型人物理论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变化。有的文艺理论批评家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典型人物理论,甚至有所谓解构典型理论之说;有的作家对于文学是否需要创造典型人物产生了怀疑,以致出现了追求非典型化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究其理论根源,时下对文艺典型理论存在两大认识误区。

  走出典型问题认识误区

  对于典型人物理论的误读。恩格斯提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要求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人将此解读为“典型人物论只是现实主义文学之一种”,仅仅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才适合的创作原则,认为在创作方法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今天,再把典型人物作为文学创作的普遍要求是不合适的。固然,现实主义文学要求创造典型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运用其他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不需要创造典型人物。文学史上的事实早已说明,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都曾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西游记》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但其中塑造的孙悟空就是公认的典型人物。雨果的《悲惨世界》也是浪漫主义作品,而其中的主人公冉阿让也是典型性很强的人物。现代主义文学同样也能创造典型人物。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变成大甲虫的格里高尔就是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

  可以说,一切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无论运用何种创作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创造典型和典型人物。创作方法和手法的多样化,无疑使典型形象的具体形态表现得更为多样、更为复杂。但是以此否定典型和典型人物创造是文艺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要求,是没有根据的。

  对西方现当代文论的误识。西方现代和当代文艺理论五花八门,流派众多。关于文艺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的理论在具体观点上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人却以偏概全,认为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都是主张非典型化和否定典型人物创造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西方现代文论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极大的著作之一。这本书在观点和方法上可以说是新批评派文论的代表,在文学本质问题的理解上和我们有着原则区别。但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通过总结文学史上大量优秀作家创作经验,对文学创作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作者强调虚构性、想象性、创造性是文学的突出特征,其中就包括肯定文学典型化创造的思想。作者提出:伟大作家在作品中都创造了一个和经验世界部分重合,而又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的世界。“狄更斯的世界可以被认为是伦敦,卡夫卡的世界是古老的布拉格,但是这两位小说家的世界完全是投射出来的、创造出来的,而且富有创造性,因此在经验世界中狄更斯的人物或卡夫卡的情境往往被认作典型”。有不少文论著作在论述人物形象创造时,虽然没有典型人物的字眼,但实际上是对典型人物理论做了补充和丰富。如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圆整人物理论就是一例。所谓圆整人物,是指与性格单一、类型化人物不同的人物形象,他们“像现实生活中的人那样是个多面体”,性格丰富多样、富于变化,因而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内涵更为深刻。这和黑格尔对典型人物的要求是一致的。而被作者认作圆整人物的例子——《战争与和平》的主要人物、《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等,恰恰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人物。当然,在西方现当代文论中也有像法国“新小说派”理论那样,明显主张以表现作家自我潜意识心理活动取代典型人物创造的观点。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美学和文论,往往对现代美学和文艺传统持全面否定态度,试图解构一切经典理论,其中自然也包括典型理论。对此我们应当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分清理论是非,决不能盲从和追随。

  典型理论美学价值不会改变和消失

  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典型创造绝不是文艺可有可无的要求,而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是文艺应有的审美价值追求。典型理论的美学价值不会因时代和文艺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和消失。别林斯基说:“没有典型化,就没有艺术。”典型创造之所以是文艺不变的基本规律和审美价值追求,就是因为它是文艺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文艺以审美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正如卢卡契所说,典型是艺术把生活的运动作为生动的统一体变成感性观照的“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文艺是以人和人的社会生活作为主要反映和描写对象的。它以审美的、形象的方式,通过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集中地、深刻地体现现象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意蕴、意义,揭示人生的真谛。而典型创造就是实现文艺的这种本质要求和审美特点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典型化,将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起来,文艺反映生活和形象创造才能达到集中、深刻、理想的状态,也才能创造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从文艺的美学特性上看,典型化和典型创造是艺术美形成的基本规律。黑格尔为美下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其实也就是典型的定义。他认为艺术美的概念就是典型的概念,艺术美的创造就是典型的创造,本质“就在于必然与自由、特殊与普遍、感性与理性等对立面的真正统一”。舍弃了典型创造,艺术美的创造和文艺的美学特性也就无从谈起。

  有人认为,当代现实生活和文艺发展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文艺创作、文艺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典型理论的美学价值也必然会改变。这是一种主观臆测。现实生活的变化当然会引起文艺创作及其观念的变化,特别在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叙事等方面必然会有新的内容。但是不能片面认为现实生活已经变成“日常化的非典型性现实”,并以此为借口否定文艺的典型人物创造。当今时代,历史变化如此深刻,人民的生活实践如此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都为典型人物创造提供了无尽的矿藏。现在文学作品中所谓典型人物的退隐,不能怪罪于现实生活的变化,而是在于文学家脱离现实生活,没有真正跟上现实生活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因而也就无力去发现、提炼、概括出时代的典型人物。要解决当前文艺创作缺少具有深刻时代意义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典型人物的问题,需要从深入生活和提高典型化能力两方面努力。这也是我们强调典型理论美学价值并未过时的现实意义。

  推动典型问题研究理论创新

  我们说典型理论的美学价值、典型创造作为文艺的基本规律和审美价值追求,不会因文艺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和消失,当然,不是说典型理论的内容不会变化。美学和艺术的理论和范畴,都是在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典型理论和范畴也是绝对性相对性的统一,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是封闭性的,而是开放性的。时代的变化和文艺本身的变化,都会推动典型理论的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典型或典型人物这种文艺观念虽然在西方早已有之,但真正形成完备的理论范畴和体系,则是在18—19世纪。经过启蒙时期文艺理论家狄德罗等的提倡和阐述,德国美学家歌德、黑格尔等的概括和完善,俄国文艺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等的运用和丰富,典型理论才逐渐成为西方美学和文论中的核心范畴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学说。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在总结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重要命题,使其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学说。典型理论和范畴的发展史,正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文艺自身发展变化的历史。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都会在充分总结不同时代文艺发展新经验的基础上,给典型理论增添新的内容,惟其如此,它才能在指导文艺实践中焕发出理论的生命力。狄德罗、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和恩格斯对典型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便是在分别总结各自时代文艺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今天我们时代的文艺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文艺实践对典型理论进行新的思考、新的研究,作出新的阐释、新的论断、新的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是对典型人物创造在文艺作品和文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指明了典型人物创造是达到时代艺术高度的根本途径,揭示了典型理论的时代意义。它为文艺创作努力塑造典型人物、为文艺理论深入探讨典型人物理论指出了新的方向。我们应当从时代的艺术高度着眼,紧密联系当代文艺创作实践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对典型人物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和思考,深入探讨典型人物创造的理论新问题。

  如何创造新时代的典型人物,是我国当代文艺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文艺理论批评应当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关于典型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质与时代发展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鲜明独特个性塑造与体现深刻普遍社会意义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突出性格特点与性格的多样性变异性丰满性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的真实性与理想性或作家审美理想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创造与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创新性的关系,等等,都应当结合新的创作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创造性研究,以推动其实现学术理论创新。应该看到,由于作家审美理想、创作个性、创作方法更趋多样化,文艺类型、作品形式、表现手法更具创新性,文艺作品中典型创造和典型人物的表现形态也会更加丰富多样和富于独创性,这就需要文艺理论批评家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对其进行具体、准确、深入、独到的分析和评论,而不只是重复既有的一般典型定义。可惜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甚理想。这也是我们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对文艺创作缺乏有力指导的一个原因。创造与我们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典型人物,是我们攀登时代文艺高峰的必由之路。这需要新时代的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作出创新性的理论贡献。

  (作者单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