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显”民间艺术之美
2017年01月16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16日第1131期 作者:钱欢青

  一本能够“开显”民间艺术之美的书,就是一把打开民间艺术之美的“密匙”。所谓“密匙”,原本也许是一种“我们本该拥有的能力”,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把它丢失了。就像曾经我们敏感的心,会为一草一木、日出日落感动,如今这种敏感,却日益为急速功利化的时代磨损得麻木了。因而,在重新唤起我们已然失落的东西这一向度上,“密匙”的价值极为重要。

  徐磊的《民间艺术审美心理研究》便如一把重新审视和发现民间艺术的“密匙”:它“开显”了丰富而蓬勃的民间艺术的美之所在,并呈现出我们审视民间艺术时所应当有的方位和方法。难能可贵的是,这把独特的“密匙”显然远远超越了我们对民间艺术的“常识”,超出了我们“本该拥有的能力”——它试图并且成功构建起了有关民间艺术审美心理的强大的理论体系。

  当然,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绝非书斋里的闭门造车,而是通过对大量民间艺术形式的田野调查,通过对众多民间艺术个案的分析、综合,再结合国内外关于艺术审美理论的深入研究而得出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也就是《民间艺术审美心理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民间艺术审美形式感的有象性、有序性、有情性,民间艺术视、听觉形象及其形式节律,民间艺术视、听觉形象与其他感觉的关联,民间艺术审美表现的意蕴层次,民间艺术审美表现的界说和方式,传统审美表现论对民间艺术的影响,以及民间艺术审美鉴赏等。

  《民间艺术审美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有着鲜活的民间艺术形式个案支撑,严密的理论和鲜活的个案总是互相激发,而这种良性激发使得民间艺术的审美形态更为醒目地凸显了出来,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使读者更为自觉地把握审视民间艺术时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双向的激活,它激活了我们或许尚未认识到的审美心理主体,同时激活了民间艺术本身蕴含的审美形态和结构。

  作者特别强调民间艺术形式“节律”的创造,他认为,“民间艺术审美、创作与鉴赏,应该由内在的生命节律转化为外在的形象节律”,“换言之,我们要把人的生命节律融解在形象节律中”。“民间各地的道具舞蹈,样式繁多,有手里拿的、腰上扎的,有脚下踩的、身上披的,更有众人簇拥抬着的,生机勃勃,蕴含十足的情感节律”。“所以,民间艺术审美创作与鉴赏,就是生命节律融解在形象节律中或对象化在形象节律中。审美与艺术是生命节律与形象节律的共振,反之亦然。形象节律强化了生命节律,生命节律深化了形象节律。进一步讲,形式节律包含着生命与形象节律,生命节律与形象节律谐振,需要民间艺术家的创造。”

  虽然民间艺术审美形式感主要来源于视觉与听觉,但作者同样关注了民间艺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与其他感觉的关联。比如,我们在欣赏面塑时,它会给我们以色彩等静态节律引起的形式美感,同时也会给我们以面粉芳香带来嗅觉上的快感,从而增强视觉上对刻在面塑作品上的图案的美感。这种嗅觉上的快感和视觉上的美感是互补的。也就是说,嗅觉映像的快感可以增强视觉形象的美感愉悦;反之,如果用发霉变质的面粉来制作面塑作品,嗅觉映像的不快感会削弱或抵消视觉形象的美感愉悦。

  由于作者的理论分析都有民间艺术形式的个案作为支撑,所以我们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经常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平常我们熟视无睹的民间艺术品,还“隐藏”着如此美妙的审美形态,原来我们还可以从这么多不同的角度来发现民间艺术的美。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民间艺术审美心理理论体系不同方面进行了阐释,比如民间艺术审美形式的有象性、有序性和有情性,每个理论点下面都有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来作为例证阐释,作者同时又从整个理论体系完整分析了两个民间艺术个案:民间叙事吴歌《五姑娘》和杨家埠木版年画。作者认为,“民间艺术审美研究体系的构建,真正的难度在于用语言和逻辑去追求民间艺术美的本质。民间艺术之美,在于其‘开显’过程”。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理论体系 “开显”了民间艺术美之为美的隐秘。

  从历史层面看,虽然民间艺术所呈现的世界绚烂多彩、奇特诡异,但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学界对民间艺术傲慢的俯视姿态,决定着它的“缝隙生存”。一些文艺理论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不愿意把目光投向这个我们一直徜徉于其中的世界。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进行,民间艺术从民间造型美术到口传语言艺术,再到各种游艺活动,“欣逢盛世”,迎来了“另一个春天”。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民间艺术的审美理论构建却鲜有文论研究。另外,虽然近年来学界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很多学者对民艺学的学科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颇有建树,但民艺学的研究对象一般着眼于民间美术以及手工技艺文化,而很少涉及民间艺术的审美心理。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对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形态所富含的大量审美形式感和意蕴层次的研究,直至对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民间艺术审美心理研究体系的尝试,就显得格外有价值。在民间艺术审美心理研究上,作者将“物(物化的民间艺术作品)—心(历史文化隐喻、精神、观念等)—人(自我、生存意志、群体生命等)”三元事象论研究系列引入其中,力图使民间艺术研究走向多维度,并借此透视民间艺术所蕴含着的深层文化心理,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种有益的视角。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都走在消逝的途中。在历史上,许多艺术形式都因虚构能力的匮乏而消亡,从艺术发生学、发展规律层面看,这是一种艺术发展史的必然。但是也有一些艺术形式是由于社会性因素或人为因素而被动地走向消亡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史,说到底也是一部审美史。事实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就曾经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它蕴含在祖母为我们讲述的民间故事里、我们的岁时节气里;蕴含在各种匠心手艺中、色彩斑斓的服饰中;蕴含在雕梁画栋间、戏曲人物间……传统文化、民间艺术说到底其实就是生活本身。

  学者呼吁人们对民间艺术存敏感之心,号召人们提高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积极汲取民间艺术元素,自觉运用到文艺创作中,把传统工艺转换为“工艺时尚”,让工艺回归到生活本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