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与融通:中华美学创新发展之路径
2016年12月27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7日第1118期 作者:彭立勋

  中华美学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不断吸收、补充和融合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因素,并使其交融、统一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这种多样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相互补充,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和精神内涵,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华美学的变革和创新。今天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续推进多样文化因素的融合统一并由此实现创新性发展。

  多种文化因素融合形成和谐之美

  正如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儒家哲学思想为主体一样,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和主体也是儒家美学思想。儒家美学根源于先秦礼乐传统,以天人合一、中行为本的哲学思想和孔门仁学为基础,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为最高审美理想,追求中和之美,主张美善统一、情理交融、文道结合、文质兼备,重视审美和文艺对于伦理教化和人格建构的重要作用。它代表着中华美学精神的主流,也最能体现中华美学的基本特质。

  儒家美学的形成,吸收和融合了先秦多种文化因素。孔子对夏、商、周文化作了反思,对周文化基本持肯定态度,因而儒家主要继承了周文化及其中行思想,但也逐渐吸收融合了殷文化的五行学说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阴阳学说。《管子》一书提出“人与天调”,是天人和谐思想的较早记载,也是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而该书就是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宇宙存在系统的。《国语》中记载的“务和同”、“乐从和”等论述,就是同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相联系的,后来也被融合在儒家的中行、中和的美学思想中。应该说,中和之美、和谐之美这一中华美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美学在融合先秦多种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才最后形成的。

  儒道释交融互补丰富美学内涵

  儒家和道家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双峰对峙的两大哲学派别,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都存在很大分歧。儒家强调社会伦理,而道家则强调自然自由。道家美学是以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和庄子以自然为自由的观点为基础的。它主张美在不可言说的自然整体并与道相贯通,追求超功利、超社会、超感官的绝对精神自由,以及物我两忘、主客同一的“天乐”、“至乐”,重视艺术的神遇神识和自由想象的创作特点,强调艺术超功利的独立性质。但这种看似与儒家美学相左的美学思想,却和儒家美学具有许多内在的统一和联系。如两者都主张天人合一、天人相和,尽管侧重面有差异,但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虽然主张超脱社会人世,但却同儒家一样肯定感性生命。由于两者在精神上的许多接近,所以它们既相反又相成。无论从对文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作用看,还是从对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创作的影响看,儒道两家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像《文心雕龙》这样完整的美学著作,就是既以儒家为宗,而又吸收和融合了道、佛思想,因而能够形成蔚为大观的美学思想体系。儒、道美学的交融、互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美学对审美和艺术规律的认识,扩展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推动了中华美学的创新发展。

  汉代输入中国的佛教,很快与玄学相结合,成为玄学化的佛教学说,后来又出现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禅宗。在中国哲学和美学发展史上,儒、道、释三家并称,地位重要,关系密切。佛教的哲学思想即佛学,主张万物皆空、精神永恒,要求超脱尘世,获得精神解脱。禅宗又提出顿悟学说。在此影响下,佛教美学极力倡导文艺创作中直觉式的“妙悟”,重视艺术中的韵味、境界,以空灵、清淡、含蓄为最高审美追求。从哲学和美学上看,佛学离儒学较远,而和道学则相当接近。佛学的玄学化,首先就是由于两者同属出世哲学,而玄学崇尚的就是老庄思想。玄学是儒、道融合的新形式。通过玄学化,佛学被融入道家和儒家思想之中。在中国美学和文艺创作中,佛学的影响总是和道学、儒学互相交织的,很难截然分开。像苏试这样的诗词大家,便是以儒为基础而吸收融合道、禅,形成豪旷超逸的独特风格。这也体现出儒、道、释在中国美学中互相交融的基本格局。即使像《沧浪诗话》这样以禅寓诗的著作,其诗论也仍是以禅寓为表而以儒道为里的。佛学融入中国美学,形成了许多新的范畴,创造了许多新的意境、风格和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美学思想,使中华美学精神更加多姿多彩。

  中华美学融合创新迈入历史新阶段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和美学逐渐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推动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转型发展。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是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想体系,在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话语形态上都存在很大差别。西方美学主要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观察研究审美和艺术现象,注重分析和部分;中国美学则主要以辩证思维方式观察、研究审美和艺术现象,注重综合和整体。在对审美和艺术中主客体关系、情理关系、再现与表现关系、内容和形式关系以及审美、艺术的社会功利性等基本问题看法上,两者之间存在重要分歧。但异中有同,中西美学以不同概念、范畴和话语所揭示的许多审美和艺术的普遍规律,是具有一致性和共同性的。这就使两者融通具有可能性。而且,西方美学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分析的严密逻辑性,恰恰可以补充中国美学概念、范畴的模糊性、多义性、体悟性,有助于对其理论内涵的科学理解,实现现代性转化。这就使两者相互融通具有必要性。中西美学的融合,既要使双方互相沟通,在理论、概念、范畴上发现融通之点,彼此形成关联,又要保持各自的特色和优点,在融合互补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为此,不少美学家以各种方式做了一定的探索。王国维的意境说、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朱光潜文艺心理研究、宗白华的中西艺术比较研究等,都是中西美学结合的代表性成果。中西美学的结合与交融,推进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锻造了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美学精神的开放性、包容性、融通性,使它能不断吸收、补充、同化、融汇多种多样的文化因素,并形成有主导的有机统一体,从而让自己得到丰富和完善,获得变革和创新。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美学的融合创新发展正迈入一个更全面、更深入、更富于创造性的历史新阶段。由于时代的发展,这种融合的基础和主体也产生了变化。所谓“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都不是我们需要的结合模式。新的融合主体,既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任何一家,也不是西方美学的任何一派,而是具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这种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既包括经典作家关于审美和艺术的理论,也包括总结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经验和人民群众审美实践提出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以此作为基础,中西融合就有了新的方向和途径。这种融合将更加注重理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它既不是对传统美学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对西方和外来美学的盲目照搬,而是在有所继承有所扬弃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传统美学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古为今用;在有所吸收有所摒弃中,结合中国实际需要对西方美学进行选择消化,使其共同融入中国特色现代新的美学思想体系的创造,实现中国美学的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