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气质》展现史诗性品格
2016年08月15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15日第1029期 作者:薛晋文

  【核心提示】《红色气质》在新媒体手法运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为日后多种媒体的相互借力和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新媒体的翅膀进行广泛传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近日,由新华社为建党95周年而制作的微电影献礼片《红色气质》倍受瞩目,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激起了观众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纵观全片,既有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品格,也有彪炳史册的人物群雕,同时在全媒体表现手法方面大胆探索和尝试,开启了新华网借力新媒体传播的新天地。

  1.思想内涵厚重深刻。微电影《红色气质》借助新华社图片档案的独特优势,用短短几分钟时间的影像穿越了中国历史的百年时空,梳理了我们党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展示了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形象和坚定信仰,揭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内涵真谛。微电影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申了我们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法性,昭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铁律和社会规律,将英雄人物的担当性、先进文化的代表性,以及中国道路的正确性,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艺术阐释。同时,微电影用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反映了我们党在历史迷雾中寻路的艰难奋斗史、无数仁人志士捐躯报国的苦难辉煌史,以及他们秉承救国救民的理想而矢志不移的信仰史。可以说,百年以来,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为了赢得祖国的伟大新生,以及为了今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无私无畏、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毕生践行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信仰。《红色气质》告诫我们,人民是历史画卷的伟大书写者和创造者,人民也是历史演进的核心驱动力,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和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也只有忠诚践行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的双手,才能托举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那一群从历史深处徐徐走来的先烈英模让人印象深刻。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李大钊和方志敏等共产党员又仿佛回到了我们身边,他们舍生取义、忠于理想信仰的高洁品行熠熠生辉,让我们再次触摸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士为天下而死,血为苍生而流”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民族纾困和为国家分忧是其最大的夙愿。家喻户晓的雷锋、焦裕禄和王进喜等时代英模人物让人念念不忘,他们身上延续了老一辈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可贵品质,闪烁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和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同时,镌刻着战天斗地、迎难而上和感恩回报的社会主义建设精神。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红色气质》不是简单地介绍先烈英模的丰功伟绩,而是融入了情感安慰和人性关怀的审美理想,共产党人都是有着侠骨柔情的伟大而平凡之人,他们既有着职业革命家的情怀,又有着普通人的伦理牵挂。瞿独伊怀念父亲的寥寥数语,让人肃然起敬。她的深情怀念代表了无数烈士子女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浓烈的情感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和最脆弱的神经末梢。焦裕禄为党为人民操劳了一生,他和家人连一张像样的合影都没有,甚至成为子女们经常念叨的遗憾之一。那张借助数字技术合成的宝贵全家福,让焦裕禄的影像以运动的方式走到了家人中间,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3.新媒体手法可圈可点。微电影《红色气质》创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一部全靠老照片组合的作品带有极大的实验性和挑战性。然而,依托数字技术活动起来的老照片、旁白者的巧妙串联,以及数字长镜头的灵活自如转场,反而为全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数字长镜头有利于场面和场景之间的灵活调度,克服了单纯依靠照片叙事的机械性,打开了时空的想象空间,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为微电影艺术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旁白的巧妙使用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在开头部分交代了主线人物瞿独伊的出场,而且在中间部分的作用也尤为突出,很好地实现了连贯剧情、补充叙事和过渡流畅的承接作用,将一张张独立的照片天衣无缝般地组接成一段连贯的故事,为故事赋予了连贯的主题思想。音乐的创意妥帖地营造了时代气氛,并升华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开片俄语版的《国际歌》和结尾处的《国际歌》,很好地升华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将新时期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人民幸福奋斗的时代理想托举到了新的高度。可以说,片中的音乐不再是简单的微电影表现形式,它们已经成为了微电影的内容,参与了影片的叙事,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叙事的驱动作用。就此而言,《红色气质》在新媒体手法运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为日后多种媒体的相互借力和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新媒体的翅膀进行广泛传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句话,微电影《红色气质》是一部袖珍型的史诗性力作,也是一部展现共产党人形象的人性之作,更是开启全媒体传播时代的一部探路之作。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