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境中先进人物报道的话语创新
2022年02月17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17日第2349期 作者:刘年辉

  报道先进人物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具有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先进人物报道的重要性。主流媒体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时代楷模,在他们身上展现了很多平凡人物“不平凡”的闪光点,为时代精神注入新的内涵。相对于传统的先进人物报道,十八大以来的主流媒体先进人物报道话语出现了多维度的创新。

  人物内涵主导性与开放性统一

  人物自身、人物社会实践及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元,先进人物价值内涵也有丰富的理解与阐释方式。因此,先进人物报道既要坚持挖掘人物价值的先进性,提炼人物内涵中的时代主流精神和主导价值框架;又要让人物价值内涵有一定的开放性,敞开协商解读的空间,激发受众参与人物形象建构、意义解读与情感共鸣。2019年4月8日新华社刊播的报道《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将主人公的精神内涵提炼为“本色人生”。无言的“本色”,成为“不忘初心”党员形象的光辉写照;同时,“本色”人生的意涵丰富,也为广大读者从自身角度去解读人物内涵留下充足空间。

  人物价值的丰富内涵,往往通过人物品质揭示与性格塑造两者有机结合来体现。品质是人物形象的骨架,展示人物思想意义、精神境界。但是如果只注重品质,忽略人物独特性格的挖掘,人物形象就容易流于呆板、平面,不够丰实、立体,甚至变成观念和思想的单调图解。因此,充实人物的血肉,再现富有意味、展示人物性格面貌的个性化事实,有助于丰富人物内涵。201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的《“凡人”李保国》,报道通过诸多个性化事实和细节,体现了李保国朴素、率真、“杠劲儿”足、言语“冲”的性格特征;与该报5月30日刊载的《“牛人”李保国》、5月31日刊载的《“铁人”李保国》一起,将先进品质与个性化事实融为一体,塑造了兼具深度、厚度和个性的时代先锋形象。

  先进人物的强大精神力量,容易让记者选择自下而上的崇敬视角展开叙事。崇敬视角易陷入激情化的歌颂,导致真实的视域被遮盖,对人物的认知和理解的空间被限制。反之,如果能以平等的视角,冷静、客观地叙述人物故事乃至其生活日常,让记者、人物和受众之间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则能够更好引导受众对人物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2020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推出的短视频专题报道《生死金银潭》,用白描的手法,展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的日常和生死瞬间,表现了普通医护人员的艰辛与温情。无旁白,不煽情,不说教,从旁观视角凝视现场,运用冷静的画面与克制的同期声,引导观众平等地与报道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收到良好传播效果。

  政治话语与相关话语形成合力

  政治话语资源是主流媒体先进人物报道核心话语资源,但过度政治化,会带来宣传灌输意味浓厚、人物形象人为拔高等弊端。近年来主流媒体报道一些先进人物时,探索适度淡化政治话语资源在报道中的分量,寻求多种话语的联合,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一是避免政治化表述过多、过密,不再大量使用政治文本。政治话语资源只是画龙点睛式地展示人物的精神和价值内涵,从政治高度对报道主题进行引导和启发,达成政治话语“量少质高”的效果。2021年8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专题报道《时代楷模——李桓英》。报道绝大部分内容聚焦于李桓英在麻风病防治中的贡献与付出,展现了她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节目临近结尾时用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叙述了一个关键事实:在李桓英看来,入党和科研都是追求真理,2016年她以95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角度的引入,升华了主人公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是寻求将政治话语有机融入的方法。报道对政治文本的吸收,不能停留在政治文本的机械挪用或是宏大政治主题的简单图解的层面,否则,政治话语在人物报道中会浮于表面,流于空洞。因此,优秀报道会通过预先假设、叙事框架设定等方式让政治话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伏在报道文本的深层,巧妙引导受众接受人物身上所传递的主流价值。2020年2月,《南方都市报》推出的“最美逆行者”系列融媒报道,展示广东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摘下防护服和口罩后的瞬间肖像及人物自述。在20个人物自述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有两组,一是与家庭相关的“父母”“孩子”“儿子”等;二是与抗疫相关的“防护服”“护目镜”“病人”等。两组关键词和带着抗疫印记的肖像照,一起设定了一线医疗队员放下家庭、奉献自己、英勇抗疫的报道框架,从而将个人的生活叙事与时代、国家的宏大叙事勾连起来,赋予其厚重的精神内涵。

  三是以开放的姿态,适度吸收日常生活话语、相关领域专业话语、传统文化话语、大众文化话语等各类资源,让各类丰富的话语相互对话,形成合力;展现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塑造可信的人物形象。2020年3月21日,天津津云客户端推出的短视频专题报道《“无胆英雄”张伯礼》,以张伯礼的“身边人”作为消息来源,从不同话语体系,包括医疗专业话语、中医的传统话语、政治话语、日常生活话语等入手,塑造了主人公的立体形象。稍显遗憾的是,该报道消息来源的同质性较强,一定程度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如能采用不同特质的话语资源,可在报道中形成更有效的“对话”。对人物报道而言,强化报道对话的一个直接而有效的策略,就是遵照人物社会关系的复杂性,采用具有一定充分“异质性”的消息来源,容纳真正的异质的“他者”声音。让不同“他者”意识相互对话、回应、解释、协商乃至辩驳,形成深度的互动交流,带动受众、主人公、消息来源、作者等不同主体之间思想与情感激荡,从而提升报道效果。

  严谨事实与深刻情感均衡互补

  采用诗性与激情的叙述风格,试图以语言的力量拉满情感的报道方式,在过去的先进人物报道中曾经盛行一时,至今余绪犹在。此类报道方式的问题在于事实不够严谨客观,情感缺乏可靠的事实逻辑,流于肤浅和浮夸。2020年4月12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生命缘·永生》,实现了严谨客观的事实与沉静深刻的情感有机结合与动态互补,成为先进人物报道话语创新的样本。该片记录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团队救治重症患者的故事。报道通过展示医生、患者和家属身上所蕴含的“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探究特殊情境中人的生死观,激发出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

  以严谨的事实与客观的叙述凸显事实本身的力量。纪录片《生命缘·永生》节目组通过长时间的跟拍,收集丰盈的事实,并从事实中按照合理逻辑挖掘富有意味的人物故事。该片还通过各种没有修饰的细节表达,拓展事实的意义空间。这些没有任何粉饰的心声,形成了该片独特的事实质感和力量。

  “自然化”的情感动员也引人注目。面对经历生死难关考验的人性故事,该片没有落入“煽情”和“矫情”窠臼,而是实施了基于客观框架的间接、克制与受限的情感表达实践,达成了“自然化”的情感动员效果。《生命缘·永生》不用镜头和旁白渲染情感,而是冷静、理性地讲述事实,依赖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内核来打动人。片子用精心挖掘的患者个体故事,激发情感和主题上的共鸣,收到了良好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