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县级融媒体中心造血功能
2021年06月03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3日第2179期 作者:高奇发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也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促使传统媒体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路径,融媒体中心成为目前各级媒体探索的一种重要载随体。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县级媒体转型升级的战略工程,也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基础环节。高质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需要强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自我造血功能。

  做好服务是根本

  在变革的时代,能迅速掌握市场和受众媒介,必定会抢占先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坚持移动优先的原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的热点、群众的关注点,通过移动传播平台,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客户端等媒体资源一体化运作,优化“策、采、写、编”新闻生产流程,构建“一次采集、多重生成、多元发布”的全媒体矩阵传播格局。在资金投入、平台搭建的基础上,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了从前端采编、后期编辑选用到内容共享的“高度融合”。记者可以通过手机端第一时间将新闻信息进行实时推送,实现多地、同时的相互切换,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的同时直播。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新媒体手段,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使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融媒体中心的整合、搭建正在有序进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也会引发媒体经营管理者思考——投入和产出比是否合理。在如此大投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如何充分调动技术平台赋予的各项功能,将内容制作和受众需求结合起来?如何将市场效应和宣传效果结合起来?这些将是很多融媒体中心直接面临的技术之外的困惑。

  从现实看,实现技术的融合还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融合。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体制、人员以及信息源的优势也会成为其融合发展中的一种障碍。作为传统的内容生产者,传统媒体有着专业的新闻制作队伍、专业的新闻制作流程以及专业的制作设备。从内容生产角度看,传统媒体具备媒体融合的先天优势,但新媒体本身要求的交互性、即时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对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手机平台的有效对接、信息共享提出了挑战。

  “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县级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可见做好服务才是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根本。县级融媒体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也更加清楚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只有把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服务、娱乐服务等整合在一起,从品牌的打造到内容生产,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为目的,增强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地让融媒体走近群众、走进民心,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创新传播方式,努力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无论传播方式怎样变化,内容生产始终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新闻生产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全媒体时代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很重要,但内容创新是第一位的。

  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如果很多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各项硬件设施很可能沦为一种摆设,媒体的传播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只有内容和媒介被公众所接受,且平台用户足够多时,媒体活动、广告客户会越来越聚集,形成良性循环,媒体才能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媒体融合关系着新闻舆论工作的大局,而要做好媒体融合除了实现技术的融合外,还要考虑传统媒体自身的局限因素。只有优化人员配置,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新型传播平台,善于经营,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集合起来,吸引受众,才能让融合后的平台成为真正的新型主流媒体,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近年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较快,但突出的人才短缺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一些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各地需切实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适量引进策划指挥、内容生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紧缺人才,进一步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建立体现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特点和实际的职称评聘标准,为人才落地生根、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同时探索组建由省市融媒体产品研发者、高校学者、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等多方参与的专家团队,针对全媒体传播定期开展决策咨询,为高质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