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高等教育发展的四重逻辑
2016年11月17日 07: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17日第1090期 作者:郑波

  传媒高等教育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传媒行业发展的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交叉、跨界、融合和创新成为传媒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特点。2016年6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设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急需的相关专业。此外,该文件还提出,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调推进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变革。这既与传媒高等教育发展相吻合,也给传媒高等教育指明了今后发展的趋势。

  学科交叉的促进作用明显

  总的来说,传媒高等教育是以信息传媒业为服务对象的行业性教育,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着文理学科交叉、艺术与技术交叉、新媒体与传统学科交叉等。不管是以数字电视、移动互联网、网络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涌现的前些年,还是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为代表的“互联网+”崛起的近些年,传媒高等教育受到学科交叉的促进作用是较为直接和重大的。

  就传媒学科的基础传播学而言,本身也是新闻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结果。传媒高等教育也随着媒介发展和社会变迁而产生、完善,其既是顺应媒介技术和信息技术之势而生的,又是伴随着新闻、社会、艺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而进行的。如“三网”融合和媒体实践相关学科的交叉拓宽了当下传媒高等教育的学科基础,推动传统的新闻传播、影视艺术、信息工程等学科与各种媒介交叉、叠加、复合发展。从媒体实践来看,当媒体的组织生产基于一个集成平台运行时,培养全媒体人才已经成为传媒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职能。

  为满足国家战略和新兴业态发展的需要,传媒高等教育还要强化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既要增强学生的通识人文素养,又要增强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的突破,尤其在若干媒介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解决一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另外,还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具有交叉学科意识的师资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传媒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基础。

  媒介融合需要全媒体人才

  “媒体融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的,原意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发展动向。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媒介融合的内容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类型及相关层面的融合,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也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及组织结构等不同层面之间的融合。在2016年10月杭州召开的第24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上,传播学学者胡正荣教授提出,媒体融合“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要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努力培养全媒体、专家型人才。

  当下,传媒业界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迅猛发展之势进行的媒介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全媒体的兴起和发展。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媒高等人才在领域、产业、类型、规格、层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传统媒体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的采编人才需要向全媒体化转型;覆盖全媒体运营和全媒体传播各个领域、环节的,以融合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特征、以互联网和跨界为思维模式的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复合型高端人才正成为业界急需。

  传媒高等教育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由于具有传媒行业属性特色和优势,所以是研究媒介融合的先头部队和教育实践基地。媒介融合在传媒教育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教育研究的内容也是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载体。媒介融合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也要求传媒高等教育进行主动调整。

  首先,以服务全媒体为导向调整传媒高等教育,需要对传媒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审视,重新定位,培养符合业界需求的传媒人才。对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而言,也需要培养学生向胜任全媒体工作的目标进行教学转型,进而培养学生掌握“采、编、导、演、摄、录、美、播、译、网、设”等多项技能,适应不同工作的要求。其次,媒介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端的广泛使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人人有媒体,人人有麦克风”。在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也需要重筑和转型,由于受众的信息接受与反馈渠道日渐增多,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也要转变为师生合作建构知识的角色。

  教育跨界是行业实践所需

  跨界正成为包括传媒业在内的传统行业主动拥抱互联网的主要趋势。“互联网+传媒”深刻地改变着传媒业的生存环境、竞争格局,传媒业也正进行着史无前例的裂变和创新。

  就传媒业而言,可以通过“传媒+”与金融、电商、地产、教育、旅游和演艺等不同行业融合共生,进而发展出要素资源的有效流通、优势互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混业”融合。这种混业发展模式是传媒业优势资源在其他领域创造价值的新模式,契合“互联网+”时代倡导的跨界理念和整合思路。传媒业的跨界发展,也需传媒高等教育培养适应跨界的复合型人才。判断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主要是看其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大小。

  教育专家张新启教授曾提出“五个对接”,即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依据“五个对接”实现“五个跨界融合”,进而专业教育和“跨界教育”有了实质性的“铆接点”。社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逐渐形成共识,即其是一批既懂业务,又精于技术、擅管理、会营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上,以跨界思维审视专业教育,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集全校之力形成大学科平台;在课程设置上,要求诸多学科协同,跨界培养,建立课程群和课程应用。此外,还要建立全校的大科研基地提升研究水平,借力于业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升实践水平,与业界实现无缝对接。

  创新教学方式是责任担当

  美国传媒人约瑟夫·普利策曾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发出警告。”如果传媒从业者都能成为“船头的瞭望者”、“社会的瞭望者”,那么传媒教育本身除了传授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提高媒介素养外,还要培养传媒人才的“瞭望”责任意识和领先意识。

  在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国外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密涅瓦大学是由美国一批教育家,包括哈佛大学前校长Larry Summers、沃顿商学院前院长Patrick Harker等在内共同创办的世界性大学,这所学校不设固定校园,实行“游读制”,4年内要读遍世界7大城市,实行网络授课,每次课堂班额不超过20人。课堂使用翻转课堂,这种模式得益于媒介的发达和技术支撑。

  传媒高等教育立足于媒体行业特色和信息技术优势,旨在培养复合型、国际型、创新型的传媒人才。为此,在教学创新和改革方面应该做到:第一,除了常规的信息处理、媒介鉴赏和批判能力等媒介素养外,还得培养“云、大、物、智、移”思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思维,以及针对其进行教育和学习模式改革,强化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意识。第二,在线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相结合。使用媒介手段辅助教学是传媒类高校的优势,因此,应当提倡在线学习,促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能力提高。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采用多屏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动,打造一个生动立体的课程体验。第四,在课程建设上,研发一批优良的微课、慕课上线,开发VR课程,拓展传媒高等教育课程资源,也是对强化教育网络主权的主动应对。第五,在实践创业创新上,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因为传媒高等教育有着媒体技术和媒体艺术优势,其培养的学生在传媒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很容易找到创业领域及形成独到商业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