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传播特质与影响
基于麦克卢汉“延伸”理论的解读
2016年09月01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9月1日第1042期 作者:申玲玲 闫晋瑛

  “从文字和轮子滥觞之日起,人就在凭借技术来实现身体的延伸。”麦克卢汉将人的延伸即媒介一分为二: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手机作为信息的集大成者,是人所有肢体和器官(耳、目、脚、脑、心等)的全面延伸。通过网络,智能手机不但可以实现“人—人”相连,还可以实现“人—物”相连、“物—物”相连,其功能已突破作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媒介,而成为智能化生活的操控者。

  本文结合麦克卢汉的“延伸”理论与智能手机发展现状,思考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在媒介演化史上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人与媒介的关系入手,思考这种亲密相随的、能满足人多种需要的“微”却“强”的媒体,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引发了哪些新的问题。

  实现个体“延伸”

  从传播模式而言,智能手机让裂变式的网状传播和圈子式传播成为主流,改变了以往的线性传播模式。过去的媒介消费往往是个人式或家庭式的消费,属于单向的信息传递,即使是同一群体的信息消费者也属于“孤岛”。但智能手机实现了随时互联互通,各类型的信息与服务都会在瞬间实现分享与传播。这种传播的时间不受信息生产者的限制。而在信息的再传播过程中,还会被赋予更多一层的意义与价值。

  利用智能手机拍摄、制作音频(视频),借助于智能手机的上网功能,传输、展示给不同圈子的网络好友,表达一种共在的愿望和亲近,甚或于更为私人化的、目的更为多元性的展示。这种展示可以是出于个人或机构的目的,进行实时的、延时的展示。在照片和视频、文字等的展示中,其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己理想的、心仪的社会成员角色和形象,并在这方面拥有更多的主动性选择权利。

  智能手机媒体创造了交流、互动、展示的新形式,且不说因为这种媒介的传播特质而产生的内容层面的变化,仅具备共时性、延时性、随时性等特质就是以往的媒介所不具备的;另外,从交流的空间层面而言,也实现了较大的跨越,这得益于智能手机的便捷性和无线性。

  改变人类的发展进程

  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但实现了个体的“延伸”,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规模化延伸之后的连接,带来的是人类时间、认知、智慧等的累加与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信息的流动,进而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

  借助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社会个体可以实现延伸后的连接,“没有边界,没有中心”,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就像一张庞大有机体的神经末梢一样。借助于网络,智能手机等设备所形成的虚拟世界取代了“分割的、专门化的世界,人类的各种感官由此得以同步,瞬息连通,互相共鸣”,如果说“印刷物引起视觉延伸和个体价值增大”,“电子时代是开启心智的时代”,那么智能手机则更进一步引起人群的分化,实现信息、观点、智慧的更大规模的碰撞与延伸,从长远来看,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借助于智能手机等终端,人们可以接收并传播多元化的信息和应用,这种信息的流动方式改变了以往个体对于大众媒介的依赖关系,依靠或强或弱的“社交关系”,个人构建了自身的“拟态环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成为信息传播中关键的一环。智能手机的随时随地、随心所愿的信息收发特质,激发了网民的表达和参与意识,改变了普通网民在社会中的角色。

  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收发的载体,其零时差传递的特质,可以实现信息的瞬间裂变式传播。信息接收的密度、效率和异质性前所未有,在一次次的信息刺激之后,权威的形象会变得和以前有所不同。

  警惕过度“延伸”带来新问题

  相比于其他媒介,智能手机的集成性(通话、音乐、视频、游戏、数十万各种功能的APP)更能吸引人们主动使用并依赖它。在看到智能手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它带来的新问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认为,CPU、屏幕、键盘……这些东西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向和行动方向,甚至可能带来我们某些器官的进化和退化。而与进化的手指相比,我们的大脑、心灵也许更多面临的是退化的风险。借助智能手机,手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行驶走路和说话的功能。这其实打破了人体感官的平衡。手指可以实现跨越、说话、表达等功能,那么相应的人的腿脚、嘴巴和耳朵的角色被弱化了,手指和眼睛的角色则得到了凸显。长此以往,我们的面对面语言沟通能力、文字描述能力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退化。

  作为移动时代的网民,一方面要面对外在的因文化裂变而形成的世界;另一方面,个人在面向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时,则陷入了迷失的状态。侵袭而来的规模庞大的异质化信息,扰乱人的理性状态,提高了信息甄别和选择的成本,内省过程中的混乱油然而生。内心的有限性与智能手机等带来的选择困难,形成了冷静状态下的迷失,这也是麦克卢汉所提到的媒介的可怕之处。

  智能手机吸引力和自由度的增强,使得人类容易甘愿深陷其中,乐此不疲。但是麦克卢汉想要把我们从媒介造成的麻木中唤醒。无疑这是因为,他认为我们觉醒之后,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路子去维持媒介的影响,按照自己不喜欢的路子去终止或减少这种影响。媒介“悄悄偷走受众的心”,智能手机的使用就更为明显,我们有意识的头脑塞满了显性的内容,我们的无意识容易受到媒介的潜意识影响,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感知系统已受到媒介的塑造,成了我们挑选感知和经验“现实”的过滤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逻辑思维、记忆能力、专注力、信息甄别与处理能力、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等。

  麦克卢汉提醒人们,每一次感官比例的变化调整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理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影响。视觉、听觉等感官比例的变化延伸了不同的空间,塑造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以及思想的模式。虽然我们像鱼儿生活在水中一样,对于媒介的存在浑然不觉,但是媒介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类的感知,我们应该对此保持理性的距离,而不是被表面的自由延伸迷惑了双眼。

  笔者认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传播,在赢得用户普遍使用的前提下,生成了更为海量、多元、复杂的信息,也提高了个体甄别与使用信息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站在个体的角度而言,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则成为关键:理性的看待人与技术的关系,防止“自我迷失”,处理好个人需求与海量而贴心的信息(服务)之间、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关系有节制的使用,是我们在面对“嵌入式”媒介时应有的态度。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