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03月08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8日第2605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陈静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3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多维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将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系列高端论坛,团结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协同更多学科、更多名家,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艾平提出,当前应坚持发挥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在新时代不可替代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作用,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积淀文明力量,以传承延安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领导力量,以永续延安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汲取历史力量。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原副院长马卫防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历史性、创造性地深化拓展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这既是实现军事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魂”和“纲”,更是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提出,应基于唯物史观和中国国情,从道路、制度到理论、文化层面,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认为,西方现代化是自然演化、非自觉推进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结果,其前提条件、立意和路径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彻底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它以无可辩驳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止一条,每个国家均可基于自身实际,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给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新的希望。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实现文明重塑的创造性实践,既是中华文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自我革新,也是对西方现代性危机及其文明限度的内在超越。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表示,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具有新的变化和特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只有紧紧抓住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出现迟滞甚至中断。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心任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两者有机统一,既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又要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紧扣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思路,梳理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和变迁,提出面向未来应以防收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认为,应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不断推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构建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国土资源治理模式,推动国土空间治理向纵深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提出,社会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在准确理解社会和社会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构建社会建设新格局,重在突出三个“新”:瞄准新定位,把社会治理放在新的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充实新内容,推动社会建设的重心从面向“小社会”的“小建设”,转向面向“大社会”的“大建设”,从联结转向团结;采取新手法,社会建设要从“为社会”逐渐转向“靠社会”。

  “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基础上,如何继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说。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