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2022年09月05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5日第248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孙美娟

  9月1日,“城市大脑首批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城市大脑术语》《城市大脑顶层规划和总体架构》《城市大脑数字神经元基本规定》三项团体标准(以下简称“三项标准”),这是我国乃至世界首部城市大脑系列标准。与会专家认为,三项标准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大脑是一个城市的智能管理中枢,以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城市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管理等构建后台系统,推动城市数字化管理。目前,我国有近500个城市宣布建设“城市大脑”。随着各地城市大脑项目的启动推进,如何才能更为科学、高效、规范地建设城市大脑,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急迫需求。

  助力城市大脑建设

  城市大脑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重要节点。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第一个重要节点是,2015年中国科学院与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院联合团队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用“数字神经元+云反射弧”架构表征的“城市大脑”概念与定义。第二个重要节点是,2016年杭州首次提出建设城市大脑。第三个重要节点就是本次三项标准的发布。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院院长刘锋表示,城市大脑标准的发布,对与城市大脑建设相关的产业界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性意义,同时也将使中国在城市大脑建设领域继续走在世界前沿,并承担引领者的角色。

  三项标准的发布,对于进一步推动城市大脑建设的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刘玉超认为,本次发布的三项标准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产业共识的广泛性、系统的动态演化性三个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数字科技领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脑特征。互联网大脑与城市结合形成城市大脑,互联网大脑与人类社会结合形成世界数字大脑。城市大脑建设本质上是智慧城市产生智慧的重要方案和途径。因此,城市大脑也是世界数字大脑的一部分。另外,三项标准还明确了城市大脑的定义,回答了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创新提出采用类脑技术建设城市大脑。

  “5G技术使未来万物互联成为可能,而6G则是遍布通信网络的神经系统,可以形成数字世界的神经中枢。”中国电信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首席专家张东表示,制定三项标准的专家团队通过整合仿生学、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以及城市大脑数字神经元的实践需求,率先提出神经元的理论,这必将引领行业发展趋势,为行业提供更好的智能应用能力,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本次三项标准的发布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会不断迭代和演化。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费爱国表示,城市大脑既是一个产业问题,也是一个基础科学问题。目前我国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产业实践上,都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本次城市大脑系列标准从类脑仿生学角度,将智慧城市建设、指挥与控制、人工智能、脑科学、复杂性科学结合在一起,对城市大脑建设进行规划。未来,三项标准要继续在实践中寻找规律,预测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在理论研究和标准制定中,不断吸收产业实践的宝贵经验,让标准既能指导产业的发展,也能反映产业的最新成果。

  城市大脑建设有待完善

  当前,随着各地城市大脑项目陆续启动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对城市大脑的理解不一致,建设方案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无法联通,造成城市大脑的孤岛化效应;大众体验不强,建设成本高等。

  城市大脑延伸了人类大脑感知、认知的核心概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聪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提出,当前,在各个城市大脑应用场景中,城市智能路网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因此,三项标准的发布,对城市智能路网的后续升级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邓志东表示,城市大脑建成后,可以解决城市静态交通、全息路口、全息道路、区域交通优化,以及城际高速公路的态势监测、全天候通行与智慧养护等问题。从大众的视角来看,就是城市出行更加智慧。交通拥堵系数降低、交通事故减少,即使出现交通事故,事故检测报警的时间更短,证据链可主动推送至现场民警警务终端上,有利于快速处置,提升交通安全。

  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对实现城市的整体自治、高效协同、科学决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城市大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首席信息官郭中梅表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改革、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但到目前为止,城市大脑建设还没有统一的建设规范和标准,这导致城市大脑存在大量数据阻断、信息不联通、建设不统一等问题,业界将之称为“城市脑梗”现象。而本次三项标准的发布正当其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大脑建设过程中的痛点。

  “城市大脑是一个有温度、有生命、有成长性的系统,它在构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在于保障可持续性、可增长性、可成长性。”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秦继荣强调,目前,在城市大脑建设过程中,城市管理与信息安全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如城市各部门间如何有效协同、信息安全法制法规如何制定与实施、内控人员如何选择等,这对政府的治理能力与领导能力提出了挑战。

  数字兴业 智能兴城

  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十四五”规划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大脑、智慧城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引。

  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解决方案,是城市数字化的重要抓手。但是每座城市的情况不同,如何才能建设一个符合本地实际的城市大脑呢?秦继荣表示,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确保可持续发展。只有先厘清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群体分布、自然特点、市民诉求等,才能去论证、构建与之配套的城市大脑。因为城市大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明确需求的痛点,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标准建设能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对于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来说更是如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国际部主任王世川表示,做好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既需要遵循标准化工作的原理与方法,更需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作出新的尝试和探索。“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不仅要在一开始就注重城市大脑标准体系建设,确保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还要关注重点和热点,抓紧制定重要城市大脑相关标准,发挥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的引导性。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主要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的国际性,向全球分享中国经验方案,适时引领全球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会议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城市大脑专业委员会、远望智库数字大脑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