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文明的环境文化遗产轨迹
2022年08月12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12日第246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娓

  在近日举行的“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课程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表示,古代都城的形制由“双城制”发展为“三城制”、从“一门三道”到“一门五道”,以及中轴线的出现和强化等内部布局的变化反映了国家理念的强化和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便是考古学“透物见人”,通过遗存研究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典型案例,也是中华文明“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丰富环境文化遗产研究方式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指导了中国考古学文化研究实践。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王立新介绍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聚落考古理念在田野考古工作和研究中的推广和普及,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我国考古学研究发生了重要转型。当前,我国考古学的研究范式和取向既有以科学解释为主旨的过程考古,如史前技术与经济演进领域的研究,又有以观念、意义与象征阐释为旨趣的后过程考古,如历史时期考古中的礼俗、信仰、制度与早期国家形态及演进等方面的研究。刘庆柱认为,考古学不应停留在“是什么”的问题,而应结合多学科知识背景,通过物质文化遗存挖掘背后的精神文化,探讨“为什么”的问题。

  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从早期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经历了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和文明社会的形成及初步发展三个阶段,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一个区域文明实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以“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与分期体系”“海岱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三个部分,研究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背景及其在中国新石器文化和早期青铜文化多元一体网络中的地位,并从“扁扁洞类型和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三个阶段,探索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过程。

  梳理环境文化遗产历史脉络

  中华的文化基因是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其重要表现形式是礼乐文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辉表示,在进入青铜时代后,中华文明步入从多元到一体的进程。典型代表有夏商时期的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等。与之相应的礼乐文明也逐渐成熟,器物有明确的分类,等级也更为复杂。

  中华文明的摇篮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商代早期,中原王朝的政治疆域就达到了长江流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以“南方”的概念为切入点,以长江流域的历史演进为时间线索,详细阐述了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考古遗址,盘龙城所出土的青铜器在技术、装饰上和郑州商城完全一样,说明盘龙城是当时夏商王朝在南方或者长江流域形成的一个重要据点。张昌平认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兴起,可以理解为中原王朝和长江流域的“互惠模式”:中原王朝能够得到南方的青铜资源,而南方能够得到中原王朝的技术支持。这说明长江流域真正地开始和中原文化“同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陵寝是古代墓葬礼仪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中国古代帝陵形制的发展规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国河认为,古代帝陵的形制从西汉的方形封土到东汉的圆形“陂池”,再到隋唐五代北宋时期的方形,最后再次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圆形,整体上经历了“一方一圆”交替出现的过程。而方和圆形制的交替出现,表达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反映了不同统治时期不同的理念。就两汉时期而言,西汉帝陵封土的“方”一定程度代表了“汉承秦制”的思想意蕴,东汉帝陵封土的“圆”折射出“以柔道理天下”的政治观念。

  考古学中的“大周原”指商周时期的周原地区,文献记载为周人活动与周文化兴起的地区,大致为东至漆水河、南抵渭河、西北至北山、西南到今宝鸡市区的空间范围。当前,尚缺乏周原地区商周时期的聚落形态,包括聚落的空间分布、等级结构及其自然环境关系的全面系统梳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通过分析502个遗址点发现,商周时期周原聚落主要沿水而居,早期活动在武功县漆水河东岸的郑家坡遗址一带;至先周晚期,聚落遗址急剧增多,形成了两横八纵的分布格局。

  中国古代铁工业矿冶点分布呈现出从北到南的趋势,特别是唐中期以降,铁工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向长江流域快速转移的趋势,最终形成了南方地区铁生产规模和矿冶数量超越中原地区的新格局。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映福看来,究其原因,除中原地区的社会动荡以外,中原地区森林资源的大规模减少,铁工业冶铸生产与木炭燃料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铁工业产业链断裂,也使得中国古代铁工业南移。

  陶器具有年代和空间的重要文化特征。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陈洪海认为,黄河上游地区作为环境交接带、经济交接带、文化通廊和民族走廊,虽与中原相比文明化程度偏低,但它是在不断发展并进入到中原地区的。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