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2022年07月08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8日第2444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与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影响深远。

  探寻中华文明原点标识

  探寻中华文明的渊源,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先祖早期生活生产发展的探究。中华民族发端于黄河、长江、辽河流域中下游,气候与地理环境哺育出以农耕为主的经济形式。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长期占据着绝对优势。农耕经济生产与积累的物质资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中华文明起源确定了可供考证的原点。

  在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着重介绍了确定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准问题。他说,从考古研究发现,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了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了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了由王权控制早期国家雏形。为此,社会分化作为跨入文明阶段的一个重要节点,是非常重要的考古与研究领域。

  按照这一节点的标准分析,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比如,黄河中下游仰韶文化在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相关聚落中开始出现阶层的分化;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早期聚落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层;辽河流域红山文化聚落中亦出现了地位分化。在这些区域,社会上层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出现了将精美玉器等作为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权贵身份的礼制,确立了早期国家形态。由此,我们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具有科学价值的。

  进入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是国家的产生。文明是在国家的管理统辖下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王巍认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路径是研究社会的分化,把出现社会分化作为文明起源的起点。因此,把距今8000年前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起始点,将距今5100年前出现严重社会分化,形成阶级、王权和早期国家的良渚社会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开端,这就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标识。

  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以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科学确立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起源。但要打破西方学界对文明固有要素的定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3年8月,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世界知名考古学家参加论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向世界考古界阐释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获得了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科林·伦福儒等与会各国考古专家的认同。

  在此次论坛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一同考察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古城出现的犁耕和完备水利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农耕生产力,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同时手工业高度专业化,权贵垄断了高端的手工业技术和玉石等稀有资源,社会贫富开始分化,形成了以王为中心的社会控制网络。王权以高度一致的宗教信仰和贡赋系统,调动大量人力修建公共工程和大型宫殿,形成了一个原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国家形态。由此,可以证实良渚古城进入到文明阶段。”王巍向国际同行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华文明原点渊源的考古成果。

  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最重要的实证依据。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当天,新华社记者曾在英国剑桥专访了伦福儒。有过三访良渚遗址实地考证经历的伦福儒说,“精美的玉器、有规模的古城、宏大的水利工程,都表明良渚早在5000年前就已是‘一个组织度极高的社会或国家形态’,这意味着中国文明始于5000多年前”。

  根据中国的考古与文献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发育状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立的文明定义,冲破了国际流行的“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贯穿南中北的良渚、仰韶、红山三大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实证新石器时代中华文化的存在并得到国际社会确认,推翻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的结论。

  揭示中华文明延续密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中华文明何以能绵延不断?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从历史文献中探寻中华文明延续的秘密,从汉字符号中读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密码。

  文献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宝库,经典文献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古代先贤深邃的思想逻辑、智慧的学理阐释。《尚书》是华夏民族最早描述上古历史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文献汇编。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被后人合称为“四书五经”,阐述了中国早期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军事发展史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后人对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各家学说注解与研究的成果,统称为“经学”。“经学”既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主体,也是古代社会发展主流思想荟萃,更是解开中华文明延续密码的历史文化钥匙。

  文字符号被公认为人类文明起源的痕迹,而成熟文字才是真正开启人类文明的记忆符号。汉字符号有着漫长的演绎过程,距今6000多年的先祖石刻象形绘图,即萌生了汉字象形符号。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比甲骨文更早的、距今4000多年的用朱砂书写的文字。经过比对发现,朱砂书写的文字与距今3000多年前在甲骨所刻写的文字符号属于同一个体系,其间却演绎了千余年。考古发掘商都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有15万余片,共约有4500个汉字符号,被破解的约2500个汉字符号为我们存留了丰富的文明信息,尚待破解的2000个汉字符号还蕴藏着有关文明的无数惊喜。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文字书写规定为“小篆”方式,经过历代演进,最后“楷书”书写方式被确定。传承几千年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明证,还成为文明互鉴的使者,被周边国家用来记载文献,如今汉语汉字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文字之一。

  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从大量古典文献中获取中华文明存续至今的记载颇有意义。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将中国历史连贯、完整地记载在文献中,乃世界唯一;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收在“百科全书”条目,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而《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文献,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文献之一”。这里描述的仅是众多优秀文献的“冰山一角”,中华文献宝库饱藏取之不尽的文明智慧、用之不竭的实践义理,不仅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演进历程。

  考察人类文明史,中国是世界上保留历史记忆最为丰富的国家,浩瀚的历史文献是中华文明的表征,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也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印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表示,现有文献记录的只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发展的缩影。几千年来,历史文献记载了华夏子孙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越来越强的能力与越来越丰富的情感精神生活,彰显了中华民族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质量。历史文献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自身民族的特质,又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相和合。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深入探究历史中国的文明与文化资源,而且要自信地续写现实中国、当代中国多彩多姿的文明新篇章。

  续写中华文明时代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王巍感受深刻,“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文化基因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可以从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经验中得到借鉴和启示,从数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基因中获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鲜明表达了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华文明基因中有着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在与各国文明互鉴中,强调通过交流消弭隔阂、通过交往减少冲突,坚守共存回应优越,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交往实践中达成共识。

  在古代中国,我们创造了玉石之路、彩陶之路、陆上丝绸之路、青铜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文明交流互鉴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表示,“考古学揭示了中华文明从来就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中国在5000多年以前就通过‘彩陶之路’等,与西方发生有限的交流,距今2000多年前出现了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成长”。

  在当代中国,2013年9月和10月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交往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成为文明互鉴的新范式。

  文明是随人类交往的扩大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表示,加强文明的交往与交流是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交往的前提是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寓意是深刻的,是对人类文明新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升级版”。这既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独特文明创造,又反过来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文明的推进与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展望世界发展的未来,中华文明蕴含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实践智慧,一定能够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