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跨学科人文教育新活力
2022年06月17日 07: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17日第242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人文教育关乎意义世界的建立、价值世界的生成。6月12日,“学科素养论坛第四讲:跨学科人文教育的方法与路径”在线举行,与会学者希望进一步打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学科界限,突破院系壁垒,重新思考人文学科“立德树人”核心使命,探讨一流本科教育的中国模式。

  构建跨学科人文教育体系

  随着新技术崛起,各类理工科专业的优势逐渐凸显。相对而言,人文学科的生源规模、经费总额在各高校中占比不高,人文学科在应对社会需求方面也不占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人文学科不重要,相反,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人文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李四龙基于多年从事人文学科教学和管理的经验,提出“跨学科人文教育”理念。他认为,当下,人文学科教育不仅要实现健全人格养成、学以成人等传统人文学科目标,而且承担着文明传承与交流、世界文明体系的解读与建构等现代人文学科的职责。跨学科人文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基。

  人文学科中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既有历史缘由,又有现实要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提出,就历史而言,无论是西方传统的“自由七艺”,还是中国士人的“五经六艺”,其自身都具有某种整全性要求。从现代学科体系看,它们天然地具有跨学科性质。从现实来说,新文科的提出、各种跨学科专业的涌现,都体现了人文学科中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强烈诉求。

  事实上,在国外的一些大学中,跨学科人才培养非常普遍,很多著名大学都开设有跨学科专业。在英国牛津大学,本科阶段哲学专业都是跨学科设置,比如物理+哲学、数学+哲学等。“这些高校借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强化训练本科生在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能力。”孙向晨说。

  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主力,但人文教育不是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的附庸或补充,也不是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分庭抗礼的教育形式。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俞学明表示,教育的真谛在于养育,教育塑造的是有卓越才能的人,是具有人文视野、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境界的人,是具有感知力、判断力、选择力、决策力的人,是能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得游刃有余的人。新时代的人文教育,需要构建跨学科、跨时空、跨边界,以人的成长为本的人文教育系统。

  形成大学本科教育新格局

  通常来说,跨学科人文教育有两条路径,一是开展面向全校所有学科学生的通识教育,二是以跨学科的方式培养人文学科的专业后备人才。李四龙表示,前者以跨学科的方式构建当代学科体系间的“统一性”,赋予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人文思维方式,引发他们对人的尊严、权利、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后者以跨学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术创新为己任,迎接现代社会的新事物新现象。这两种人文教育模式,都在打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界限,服务于学生面向未来的自由选择。

  据悉,北京大学近年来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出古典语文学、思想与社会、计算艺术、汉语国际教育等跨学科人文教育项目。这些项目以“专业+项目”的方式,在不改变学生学籍的前提下,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尊重学生选择、有弹性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中国政法大学自2006年开始搭建以“中西文明通论”为“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以学生成长为本,融合校内外多学科优质师资力量,贯通课堂内外,努力实现课堂听讲和课外实践、个体自我学习和集体协同学习融通浸染的教育效果。复旦大学哲学专业则面向全校非哲学专业学生开展哲学的公共教育。在哲学专业内部,进行科学哲学与数理逻辑、艺术与哲学等跨学科的哲学专业教育,在本硕博阶段设置了系列“哲学+”的跨专业培养体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谈到,人文教育实际上是精神教育和心灵教育。在这些跨学科项目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努力,这是一个不断将知识活化,引领学生不断还原知识发生现场,将个人经验引入人类文明智慧之中的过程。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内在精神,唤醒学生的内在灵魂,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范围”。在这一“思想范围”内,让学生学会观察、鉴赏,在不断学习中磨炼他们的意志。

  “跨学科人文教育打破了传统院系的壁垒,为未来人文学者提供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视野、问题意识和学术训练,形成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格局。”李四龙说,跨学科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学科拔尖人才的有效方法,也是探索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模式的基础。

  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