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资本的自然与社会属性
2022年06月10日 07: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10日第24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让包括资本在内的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必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善于总结正确经验、创造正确思想、制定正确政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经过多年不懈探索,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价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实现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相结合,鲜明指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全面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深化新时代资本理论研究,对于更好地发挥资本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限制其牟取暴利的消极作用,使健康发展的各类资本最大限度地服务人民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区分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的弊病进行了无情批判,对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利润为永恒目标、利益高于一切的本质进行了彻底揭露。

  “根据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资本就是用于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的这一特性,决定了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有正反两面性。”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萍表示,资本的正面性,是能够有效地组织市场资源,刺激生产的快速发展。而它的反面性,则是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以至于在经济领域,打破生产的平衡,造成经济危机;在政治领域,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公平,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也就是说,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具有一般性,而体现为生产关系,则具有特殊性。由此,在不同的国家和制度下,资本运行又具有个别性。

  何萍进一步分析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只讲资本的正面性,不顾资本的反面性,因而导致了资本的无限扩张,造成了连绵不断的经济危机,加大了社会的不公平、不正义。与之相反,社会主义社会在发挥资本的正面性作用的同时,充分注意到它的反面性,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注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资本的消极后果。

  “能否驾驭资本,可以说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评判不同现代化道路孰优孰劣的最重要标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丹看来,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资本的批判,并不是完全否定资本,也不是纯粹道德化地反对资本,而是客观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内在原理,从而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里面蕴含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马克思明确地认识到资本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资本一般,是指资本的自然属性,即资本具有增殖性、竞争性、扩张性等特点,参与生产过程并且创造财富;资本特殊,是指资本的社会属性,特指资本背后所隐藏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属性之间的重大差异,必然指向实践运动结果与影响的重大差异。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是一种资本特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应当是资本一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小锡认为,资本的一般属性应该是指能带来利润(或剩余价值)的、体现为实物和思想观念的价值,这是在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一般”。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占有,资本的运动形式被扭曲,出现了劳动力买卖,由此促进的活劳动才能产生资本增殖。其深层影响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最终体现为财富聚集和集中的趋势在历史性地强化,社会两极分化导致贫富差距向社会深层传导,并在代际之间传导、固化,“目中无人”的资本逻辑始终以社会不平等为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核心表达,社会危机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宿命。很显然,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中同样存在资本的运行,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法律制度与政府依法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是解决马克思资本批判视野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人被“异化”、被资本所支配的根本保障。

  资本是社会主义生产要素

  在经济学中,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各种形态的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能够有效规范和引导资本的自然属性,使资本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这一重要论断是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一种理论总结。要从理论上明晰这一论断的内涵,同样要追根溯源。

  何萍表示,马克思在对资本进行分析时,区分了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共产主义的资本。对于这两种资本,马克思的主要任务是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资本,并未对共产主义的资本形式和特点作出详尽说明。但是,他在论述资本主义资本自我否定的辩证法时,提出了建立共产主义资本的原则,即消灭私有制,把资本从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变成全社会占有,“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以社会的生产经营为基础的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对资本这一概念的相关分析,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也为我们研究“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提供了理论根据。

  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缺德”性及其可预见的悲惨结局,说明了道德与资本的逻辑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运行一定内含着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资本。王小锡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资本不仅是物质要素,还是精神要素。资本靠活劳动实现增殖,活劳动必然包括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道德觉悟等。作为资本精神要素的人的道德觉悟,决定着资本的理性度、运行特质及其运行效果。事实上,在资本投入生产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道德起着引导、协调、监督的作用,离开了道德的特殊作用力,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就无法充分展示,失去理性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向,成为资本特殊或伪资本、恶资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有其自身的运行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资本的创造力。但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在无限地追求发财致富时,力求无限地增加生产力。”在激活“资本的文明面”的同时,资本惯有的“坏毛病”也日益显现。周丹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运行不可避免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由于既有认识不足、监管缺位,一些领域出现了资本无序扩张现象。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规范和引导资本,更好地发挥资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生产要素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坚强意志。

  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存在激烈竞争。如果机制不够完善,竞争就会走向非理性,导致资本无序扩张,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深化资本理论研究,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服从和服务于人民需求与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

  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我们自己创造我们的历史……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极利用资本发展经济,首要的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关系。在《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发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价值》一文中,周丹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既不是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资本利润”逻辑,也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纯粹的“资本批判”逻辑,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驾驭资本”逻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能够通过公有制及其资本形态驾驭传统的资本逻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条件、有能力驾驭资本,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性超越。

  毋庸讳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警惕资本无序扩张现象。王小锡总结了资本无序扩张的几种表现:一是凭借已有的所谓资本实力与理性资本相抗衡,甚或打压理性竞争者;二是无序抢占甚至垄断市场,破坏市场的生态性发展;三是与国家和社会争利,与广大民众争利,影响经济有序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四是不合理使用剩余价值,将其作为恶意竞争的资本投入经济活动中。王小锡认为,“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首先要运用法律手段,设立‘红绿灯’,依法规范和引导,推动资本健康发展。此外,我要特别强调道德在提升资本治理效能中的作用,道德手段是基础、核心、根本性的。”在道德视野下,要坚持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完善政策法规,在全面引导、协调资本投向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遏制资本的恶意扩张,有序推进资本理性、科学运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无限制扩张,演变成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及其劳动的残酷剥削,“镀金时代”的资本原始积累野蛮推进,正是资本内在否定性的现实体现。在超越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规范并驾驭资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资本为人民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资本治理效能,引导资本向善,在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久繁荣发展,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