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
2022年05月13日 05: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13日第2405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布,预示着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战略转换。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是知识产权逐渐融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国人逐渐融入国际社会的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

  让知识产权成为强国建设硬实力

  一个逻辑自洽、结构完备、衔接顺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仅能够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争议纠纷解决质效、妥善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而且能够支撑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这是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应有之义。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以及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总体上讲,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要形成一种制度合力,建立司法、行政、仲裁、调解、行业自治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同保护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在吉林大学日前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题系列名家讲座中,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提出,要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知识产权成为内外兼修、软硬兼具的硬核实力,走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强国之路,形成融入国际理念、规则和秩序的知识产权文化。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与国家之间知识产权的冲突和较量,实质是国家科技、文化、经济实力等综合国力的比拼。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者和推动者。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涉及知识产权的各领域充满挑战,例如,版权领域的文化风险、专利领域的生物(基因)风险、数据权益保护领域的信息风险、专利保护与贸易领域的科技风险、知识产权领域所承载的经济风险等。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看来,中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和推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发展,处理好国际关系,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强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在现代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激励创新、保护创新。

  明晰知识产权保护边界

  知识产权保护边界,既是知识产权法中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知识产权制度需要实现知识专有与知识共享、知识接近与知识传播、私权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合理平衡。认识和揭示知识产权的合法边界,可以从知识产权的多元属性和制度宗旨入手,从知识产权理论层面、立法和政策层面以及司法保护层面加以透视。

  “确定知识产权保护边界,应当始终立足于知识产权的私权秉性,以充分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为基本指针,以利益平衡原则为指导,实现对专有权保护和公共利益的合理平衡。”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冯晓青表示,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法中重要的理念和概念,是构建知识产权法理论的基石,也是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的重要原则和目标,反映和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立法目标,是构建知识产权制度大厦的根本性原则。基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与客体的非物质性,知识产权法律需要对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予以明确。

  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鼓励交叉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正当其时。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具体问题、热点问题,应更加关注基础性、深层次问题,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水平。

  “应该正确认识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之间、民事权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知识产权法学应该构建其独立的私法学科研究范式。”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建华提出,应从国际视野看待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知识产权法学科建设也要以《纲要》为指导,从《纲要》中凝练知识产权法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具体选题,在强化知识产权法学科建设和开展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中,时刻关注并重视与知识产权立法实践、司法实践和理论前沿的相互结合及紧密融合。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顺应新时代发展,突出问题意识,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助力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知识产权根基。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