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辞理构建中国风格人文学术
2022年04月25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5日第2394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实习记者 朱娜

  “盖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音韵训诂,其管籥也;以真理为归宿,故周、秦诸子,其堂奥也。”近代思想家、经学大师章太炎如是说。语言文字之学是人文学术研究的基础,自古典学术发轫起,无论中外都面临对哲学与修辞学或者思想与语言技艺的追问,相关研讨在学术史进程中升降起伏,近年来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讨论,在人文学科领域激发出新的思考和探索实践。对于当代学界而言,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才能铄古切今、自铸伟辞,构建中国风格人文学科体系。

  铄古切今 道艺融通

  在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视野中,“修辞学既是哲学最古老的敌人,也是哲学最古老的盟友”。毫无疑问,修辞学是最古老的学问之一,被认为是加强语言说服能力的技艺,修辞学、逻辑学等“七艺”都属于西方古代教育的核心学科。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等哲学家与传授修辞学“智者”的对立和论辩,可称为哲学与修辞学之争。其间存在思想与言辞的分野,或者“道”与“艺”的张力。

  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推动了修辞学的复兴,这对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各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4月上旬的一次学术讲座中,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洪汉鼎分享了“诠释学、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学派”的相关思考。洪汉鼎师从贺麟、洪谦等哲学大家,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第一届研究生,他的翻译和研究工作在斯宾诺莎哲学、分析哲学和诠释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目前,年届八旬的他正主持推进“伽达默尔著作集汉译与研究”学术工作。在洪汉鼎看来,诠释学的兴起使修辞学恢复了与真和善的联系,修辞学不仅谈论美,而且有益于真理的探求和善的获得。当代诠释学有三个基本特征或取向——想象力、修辞学和实践哲学。哲学诠释学的“阐释”概念也充分体现这三个特征或取向。诠释学与修辞学相统一,为人类相互理解的实践作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及其哲学诠释学对中国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2022年是伽达默尔逝世20周年。近年来,中国学界在对伽达默尔等重要哲学家思想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创新探索,希望吸纳更多学科成果,形成更具前沿性和交叉性的学术成果。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拟于9月在济南举行,专委会认为,诠释学东传汉语学界是一件影响深远的思想事件,激活了中国思想中历史悠久的经典诠释传统,这届年会主题定为“伽达默尔与当代中国诠释学——纪念伽达默尔逝世20周年”,学界以学术纪念展开进一步探讨。

  “修辞立其诚”语出《周易》,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是一个关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历代很多学人都曾探究过这一核心命题,语言学家、修辞学家、经学家、易学家等有不同理解和阐释,在人文学科领域屡有争鸣。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于1932年出版,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该书开篇就引用“修辞立其诚”而展开辨析阐发。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胡壮麟介绍说,在《修辞学发凡》问世90周年之际,我国语言学界已于2021年12月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他在准备会议论文过程中研读该书又有新收获,提出“陈望道是功能语言学的先行者”。在胡壮麟看来,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要“学贯”和“融通”其他民族或国家可借鉴的方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宗廷虎是陈望道的学生。据他回忆,陈望道强调修辞学研究者必须学习哲学,包括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还要学习美学、心理学、文学理论等。陈望道治学提倡“古今中外法,学术中国化”,除了修辞学,他也花了很多时间对美学、伦理学乃至因明学等关联学科加以研究。深刻理解陈望道的修辞学思想并创新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庄子哲学是当代中国学术特别是哲学建构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在致力于德国古典哲学翻译和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晓芒看来,如果要建立以“修辞立其诚”为基点的中国特色修辞学体系,不能从儒家“进德修业”的政治伦理入手,而应从道家哲学对真和诚的理解来考察庄子的语言观特别是“卮言”中所包含的修辞哲学,对“修辞立其诚”这一命题加以重新阐释,在中国修辞学领域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苏轼提出有“道”有“艺”的美学思想,认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在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领域,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周裕锴所著《石门文字禅校注》于2021年出版,备受学界好评。周裕锴表示,该书是他有意用阐释学眼光从事古籍校注的一次尝试。在他看来,中国传统学术的儒家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都与文本阐释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自有一套内在具足的关于文本理解的理论和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的阐释学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典籍蕴藏的资料足以与西方阐释学传统媲美。

  取镕经意 自铸伟辞

  在中国人文传统中,创作和治学的重要标准是“取镕经意,自铸伟辞”。近年来,在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领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探索,无论是诠释学或阐释学领域的会通探索,还是以小学通义理的融通,或是以辞理互证倡导训诂哲学等,虽然治学进路不同,但都努力融通学科、自铸伟辞,探索构建具有原创性的中国人文学术研究。

  谈到近期学术工作,洪汉鼎表示,主要是探索如何建立既不同于西方阐释学又高于西方阐释学、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经学又高于中国传统经学的中国阐释学及其作为实践哲学的经典阐释学。如果我们加大努力,在未来的世界哲学舞台,除了带有英美特色的分析哲学和带有德国特色的现象学外,必然会出现带有中国特色的经典阐释学。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清代学者陈澧在其《东塾读书记》中这样写道,这反映出文本阐释的必要性。纵观近年中国人文学术发展,从传统“小学”的训诂学展开的哲学思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方向。语言学界追索训诂学的最初产生及其理论意蕴,哲学界从语言探究训诂与义理,不同学科在语言之林的深处相遇汇合。

  在近代学术史上,章太炎熔铸传统经学、史学、训诂学和西学等而自成一体的学问,给中国学术的当下发展提供重要启迪。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孟琢致力于传统“小学”与义理之学的融通,探究中国古代训诂学的语言哲学意蕴。通过疏证,求其确解,他认为,章太炎对《庄子》中的《齐物论》作了突破性阐释,在传统小学“解故”的基础上,建立起特色鲜明的齐物哲学。这种齐物哲学既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大胆突破,也是对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哲学的积极响应,代表着中国传统哲学的近代高峰。

  回顾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创新探索,前辈学人导夫先路,今人传薪弘扬。在对“言意之辨”与魏晋玄学的经典研究中,国学大师汤用彤提出,“新学术之兴起,虽因于时风环境,然无新眼光新方法,则亦只有支离片段之言论,而不能有组织完备之新学。故学术,新时代之托始,恒依赖新方法之发现”。中国学术进入新时代,学界要进一步激活资源、重构体系,学习借鉴新方法、打开想象力、运用实践智慧,努力开辟中国风格人文学术新境界。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