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理论前沿 解答时代之问
——《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2022年全体会议侧记
2022年01月28日 07: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28日第234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 段丹洁

  1月26日,隆冬时节的北京街头,虎虎有生气的年味渐浓;路边成堆的积雪晶莹剔透。位于光华路上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大会议室内,庄重雅致,群贤毕至,《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2022年全体会议如期举行。会议聚焦新一年奋发有为、勇毅前行,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理论氛围;把正正确政治方向,为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心系“国之大者”,在“三大体系”建设方面展现新作为;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加快建设世界级名刊名社,把向定位。深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多年的编委会委员们思兴正浓,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理论学术之花芳香四溢。

  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硕果累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奋进在建设“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征途上,《中国社会科学》切实肩负“领军期刊”责任,持续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刊报网开辟多个专栏,刊发精品力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重大主题开展全方位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100年的理论与实践”重大专题中,16篇高水平研究论文阐释党的百年理论与实践的学理逻辑,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风华。其中,《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引领时代前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作》(作者谢伏瞻),引发理论界强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强化顶层设计,巩固优势、提升特色,自创刊以来首次发布的11项跨学科重点选题,得到了理论学术界的热烈响应。《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共编发114篇高水平重点选题文章,在全年总刊发文章中占比达93.44%。“三大体系”建设专题稳步推进,思想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强化刊报网深度融合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打开了崭新局面。

  编委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谢伏瞻指出,4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院学术期刊数量达到92种,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群。集中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形象,成为展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委高培勇指出,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显著进展,朝着世界级名刊名社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就是其最具标志性的成绩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92种学术期刊,是科研工作的特殊方阵。在这个方阵中,《中国社会科学》不应仅做“1/92”,也不应仅满足于排名第一,而要成为领头羊、带头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强同其他学术刊物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共享资源,共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在院党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稳健前行,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实现的丰硕成就,编委们一致认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过去一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朝着世界级名刊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作为中国学术期刊中的标杆,《中国社会科学》的创新风貌引发学界强烈关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看来,对于《中国社会科学》这样一份顶级学术期刊而言,推进创新发展的确需要很大勇气。但《中国社会科学》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大胆创新,将学科分类升级成专题分类,进一步增强了学术引领性,国内众多综合性期刊纷纷以《中国社会科学》为榜样,影响深远。不论是《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起开设重大选题栏目、举办年度“好文章”评选,还是2022年初开创性地刊发评论员文章,都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动发挥引领性作用的重要体现。

  领军期刊自主创新的实践勇气和风格化蜕变的卓越成果,引领了学界新潮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认为,去年来杂志越办越好,越来越有风格,各个栏目的设计也各具特色。这使得其对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和对国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甦对于栏目设置按照主题划分的方式深表认可,认为这对“三大体系”建设有归纳和引导作用,可以提升学术论文生产与传播力,更具有超越学科化局限的现实价值和学术影响,给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打开了更广阔的议题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张宇燕赞许道,《中国社会科学》切实代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最高水平,2021年的发展和进步有目共睹。

  2021年也是考古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空前突破之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欣慰地表示,这一年杂志上考古学方面的文章占比有了较大提升,这对深化考古学理论研究,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鼓舞与激励,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中国学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迎来更加光明广阔的繁荣发展前景。基于已成历史的辉煌成果,怎样才能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学术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中国学术面向未来发展的更大期许?怎样才能推动中国学术日益走近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庄严且重大。各位编委从多学科多维度出发,就学术前沿议题和学术生产机制创新问题,谈感受、提建议、献良策、话发展。

  作为备受学界期望的顶级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哲学学部主任朝戈金深感《中国社会科学》继续提升质量所要面临的巨大压力。但是,肩上的重担只会激励《中国社会科学》迈出更为扎实的步伐,将压力变为前行的动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在总结既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与会编委们站在更高的瞭望台上展望未来发展,为杂志社的奋进远航标度了2022清晰的航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发展取得的辉煌实践成就令世界瞩目,对于各门学科开展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而言,“中国案例”鲜活的实践素材更是亟待深度挖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富矿。处于中国伟大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做好理论前瞻性和学术引领性的时代角色,要勇于主动出击,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加富有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李扬提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深化新型全球化方面的中国原创性理论建构变得愈发重要。当前学界亟须加强有关“一带一路”方面的中国重大原创性成果研究与传播,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

  窗外寒风凛冽,会场内研讨氛围热烈。与会编委们探讨最多的话题,莫过于《中国社会科学》应该如何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主席团秘书长蔡昉深有感触,当前我们在理论方面亟须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引导和鼓励经济学范式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卓新平郑重地表示,我们应当深入思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实践中的理论突破;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将一些中国参与的话题转向为理论表达;在突出中国话语、中国思想、中国理论的同时,处理好同国际话语的关系。我们需要更具前瞻性,主动出击,将整个中国的理论界学术界“搅活”起来,开辟新的天地。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副主任刘跃进也有强烈共鸣。他认为,中国文学研究在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方面还有待提升,应当梳理出基于本民族历史和传统的研究范式,推动文学发展符合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实际。

  如何让富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成为国际社会熟知的议题,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探讨和研究,积极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

  邢广程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应该有针对性地强化优秀国际学术成果发布力度,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体现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学术自信,通过这个重要的学术期刊平台做好向世界传递中国学术议题的重大信息传播与互动。关于这个问题,陈甦的建议是《中国社会科学》应当考虑向境外作者邀稿,以提高刊物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张宇燕提出,我们应当从国际对话中进一步汲取、学习其中有益内容,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责任与现实责任重大。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只有紧跟发展,才能不落人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认为,我们必须时刻紧跟国际上各种概念、理论和评价体系的变化发展,不能沿用过时的理论研究当下的新问题。在国际问题研究中影响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元素,也需考虑到其他各类要素。她特别提出,《中国社会科学》应重点关注德国问题的多维度研究,强化更有创新解释力的高品质学术成果发布。

  办成高质量的顶级学术期刊,制度是保障。李培林建议,在主题先行的规则下,需要审慎考虑文章和题目的契合度,要认真考量主题文章的出现是否在这个领域切实起到了重大的引领作用,对于重要的学科和一些重大的议题应该继续深入探索。邢广程进一步提醒道,基于《中国社会科学》已有的跨学科议题栏目设置,要将它们的内容生产更完善地进行有效匹配,形成体系化学术生产新格局。朝戈金则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在编辑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重大政治话题的学术性表达力度,深化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转换,这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刘跃进建议,未来可以增强《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议题生产与各研究所专业刊物的合作,有效拓宽合作途径,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群的学术生产协作机制。

  有关加强议题设置方面,陈星灿认为,未来可以把考古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主题之一,为推进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建设与研究,开辟崭新的学术阵地。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的重大学术问题和推动跨学科对话融合,被多位编委重点强调。强化《中国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导向,关注新兴学科和人文科技融合,成为多位编委的热切期望。

  为加快建设世界级名刊名社不懈奋斗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谢伏瞻指出,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心系“国之大者”,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决策咨询的水平,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新时代我国理论界的重大责任,也是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学术期刊的崇高使命。正如谢伏瞻所言,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理论任务,精心组织刊发一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善于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努力推出书写研究阐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经典。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理论氛围;把正正确政治方向,为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心系“国之大者”,在“三大体系”建设方面展现新作为;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加快建设世界级名刊名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表示,编委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对《中国社会科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和启发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要认真加以研究。人才是办好学术期刊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既是编辑部门,也是研究机构,可考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共建人才流通机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好的思路和做法。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学术成果发布平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唯有不断奋发有为,才能为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迈上新台阶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代表杂志社向各位编委表示感谢。他表示,新的一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全力完成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中心任务。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新时代中国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将在2021年11个跨学科重点选题的基础上,聚焦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抓住原创这个关键,强化学术引领,推动理论学术创新,推出标志性成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建设世界级名刊名社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推动中国学术日益走近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要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注重办好高品质顶级学术期刊的人才资源这一关键。谢伏瞻指出:“培养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瞄准理论学术前沿,战略布局,精细设计,不断发现有能力解答时代之问的一流作者,不断推出有水平回应实践之问的优秀作品,为推出大家大师提供高水平的学术平台,进一步发挥《中国社会科学》和院属各期刊的“国家队”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提升编辑的业务素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编辑学问家,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编辑骨干,为建设高品质期刊提供人才保障。

  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整装待发,与学术界一起向未来!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