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整体向好
2022年01月26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26日总第233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万合利

  1月22日,“《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新书发布会暨2022黄河国家战略新年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河南开封举行。与会学者结合实地调研,深入总结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经验,并提出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的理论思考。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各省区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取得明显发展成效。山东省已建成27个外迁社区、28个新建村台社区、33.9公里护城堤,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基本实现;陕西省累计建成淤地坝3.4万座,淤地造田86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3亿公斤;青海省全面优化保护地体系,保护地面积增加3.41万平方公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7.4%,湿地保护率达到64.3%;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齐沙漠治沙碳汇林项目,已在几大沙漠种植各类树木3000万株;甘肃省对沙化土地的规模化、系统性治理已完成防沙治沙综合治理588万亩,470余处风沙口得到巩固治理。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核心带,生态治理是黄河保护与发展的优先工程。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成表示,总体上看,沿黄各地坚持生态优先,共抓大保护取得新进展;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大治理取得新突破;坚持人水和谐发展原则,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落实双碳目标,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幸福黄河”建设取得新收获。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按照上中下游分区思路,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测能力,增强灾害防范意识,把风险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实施能源流域再造工程,以创新带动转型发展,加快形成黄河流域新发展格局。

  在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连煜看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原则,加强河湖水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强化生态空间功能保护,坚决摒弃和查处形式主义问题。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厚植黄河流域绿色底色,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优先举措。

  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则是推进生态保护的动能,两者相辅相成。论坛发布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7—2020)》显示,2017—2020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整体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生态等不同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最快,政策推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

  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金凤君提出,应积极推进以绿色循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控制以能源为基础原材料的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集中布局、要素集聚思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特定区域的空间准入红线,在流域内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聚焦国家发展重大问题和目标,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构建电网智能化、高压输电等国家新旧能源转换基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化农业;建设装备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以区位和资源优势对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

  升华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新时代的黄河研究已形成具有显学样态的黄河学。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提出,要将新时代的黄河学研究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和脉络中来定位,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来把握,放在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角度来观照,放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认识。要结合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和省情,升华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依归。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提出,要加快构建西安—郑州—济南国家级黄河创新走廊,发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引领作用,强化跨界区域合作,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文创都市圈,促进黄河流域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论坛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协办。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