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
2022年01月07日 07: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7日第232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建设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是语言文字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如何构建能持续培养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的体制?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语言战略》执行主编方小兵。

  高水平成果需要高质量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建设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这体现了什么样的导向?

  方小兵:这一导向就是,在今后的语言治理中,国家将更加重视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建设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的核心是建设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还是《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的研制,都离不开科研支持。在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研究保障。首先,当前语言生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语言文字由人类单用变成人机共用,使用场景由现实向虚拟空间延伸,语言文字融媒体化和智能化加速发展。我们需要对现实和虚拟空间语言生活进行深入调查,做出科学判断,制定与时俱进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治理策略。其次,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语言数据已成为生产要素。要发挥语言信息技术在国家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建设中的作用,既需要新的语言学思维,又需要能够对大规模语言数据进行深加工的技术,这依赖更多语言文字科研成果的支撑。最后,国防语言能力和应急语言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多语知识库、语料库和资源平台的建设,需要高质量的语言文字科研成果供给。这些目标达成的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

  信息化时代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报》:《意见》提出,推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发挥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在国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能力,推进语言文字的融媒体应用。在信息化时代,什么样的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才可称得上高质量?

  方小兵:当前的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还不能适应信息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必须大力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关注人机交流、机器写作、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发展新动向,加强人工智能环境下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问题研究和原创技术研发,加强语言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面对愈加复杂的需求和问题,传统的语言研究理念和方法亟待跨学科协同创新。当前,我们需要既有扎实的语言学基础又熟悉信息技术、了解数字生活的科研人才。这样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就是高质量的语言文字科研人才。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健全语言文字科研人才培养融中心、基地和智库为一体的研究型机构框架机制,我国采取了哪些举措?

  方小兵:2001年,国家语委正式成立第一届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的领导、规划和部署。通过出台专项支持计划培育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中青年学者培训研修,壮大中青年学术骨干规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学术团体作用。目前,国家语委在各高校设置的融中心、基地和智库为一体的研究型机构框架基本成型,科研骨干队伍不断壮大。2014—2020年,国家语委先后组织开展了6期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研修班,前后共有320余名学员参加研修,培育壮大了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家队伍,保障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应如何建设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助力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发展?

  方小兵:我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扎实做好语言文字人才培养工作,解决基础研究中的短板问题。要引导语言文字科研人才解读中国语言战略中的现实问题,既关注国际语言学研究前沿,又立足我国语言国情,聚焦社会发展中的语言文字问题,不是直接套用或简单验证国外理论,而是致力于探索中国语言文字的自身规律,进一步扩大本土语言文字理论供给。第二,大规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语言人才,助力新时代语言产业发展。比如,熟悉语料库和语义分析的信息处理技术员、具有神经语言学基础的言语障碍评估师与康复师、熟悉国际金融和贸易规则的高端口笔译员,等等。当前,要紧盯新兴交叉领域,推进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三,建立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为语言文字人才成长提供制度保障。为了语言文字事业创新发展,当下要注重遴选和培养一批真正热爱语言文字学科,乐于长期从事语言调查,潜心于基础研究的科研人才。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