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学术报国光荣使命
2022年01月07日 07: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7日第232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李永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面对新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宏大的实践创新,寄托着国家希望和民族未来的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有责任继承好前辈的学术功业,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前沿 服务现实需求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历经几代学人的辛勤耕耘。如今,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青年学者的治学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生了巨大变化,比照前辈学者传统的卡片式学术写作,不仅在学术文献资源的获取方式和知识管理方式上实现了长足进步,而且拥有优渥的研究条件和治学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不断推进学术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创新。

  通过积极拥抱社会实践,青年学者日益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活跃性的群体之一,紧密对接国家现实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实现学术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岳文泽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国土空间有序规划,我国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重构,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他研究的对象也从以土地为单一要素,发展到以山水林田湖草城村的生命共同体,研究目标从土地要素如何更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发展到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岳文泽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加科学地开展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及治理空间的研究,“人地关系”基础研究因此取得了积极成效。

  把握学术前沿,提出新议题,解决新问题,需要走学科交叉研究之路。谈及人文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叶超表示,首先是人的情感、价值和技术、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信息化和数字浪潮推动地方生存空间发生快速变化,有效找到人地相宜的价值化生存方式,成为地理学必须关注的最大现实论域。其次是空间正义问题。面对发展极不平衡且充满变动的生活世界,社会问题也是空间问题,社会空间的巨大差异和区隔是人类文明交往的现实障碍,也是人文地理学关注的重中之重。再次是人和自然的协调问题。针对不确定性世界中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频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局限于某一问题和局部领域,迫切需要强化跨学科思维。

  西方文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可以借鉴,但只有将其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方法相融合,才能真正起到效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巍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待古代文学研究传统上,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过于迷信、盲目崇拜西方理论,另一种则是鼓吹文化保守主义,甚至将乾嘉学术奉为最高典范。前者可谓邯郸学步,后者则是故步自封。只有充分继承本土的有效研究方法,积极吸收西方理论的有益成分,才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方式。

  采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重在积极开拓学术视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吕文明的研究从书法入手,重点关注汉末魏晋儒学与文艺发展的文化转型问题。他表示,将儒学嬗变、经学衰微、玄学兴起、地域文化交流乃至士人风气变化等文化现象与书法的演进、革新结合起来,有助于挖掘魏晋书法繁荣的深层文化因素。特别是以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为基点,进一步拓展两个方向:一是延伸探索魏晋时期民间书写形态和中国文字发展史,考察近些年出土的居延新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楼兰残纸等材料。二是从儒学与书法关系出发,进一步拓展汉魏六朝的儒学与文艺发展研究,深入探究儒释道思想互动影响中的儒学嬗变及其对文艺发展的影响。

  对于全球化和数字化正在改变一些学科的研究生态,青年学者葆有敏锐的学术观察,不断适应学术成长的时代需求。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玉琴一直关注后殖民文学与理论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后殖民理论关注主体性的间性问题,由此产生了全球化、本土性、文化身份的多维度探讨,从而聚焦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引申出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家之间、国度之内产生的差异化现象分析。在江玉琴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探讨主体间性拓展到人机关系,构成了后人类理论与科幻文学研究论域。

  学术研究的创新,离不开扎实的积累,必然与坚定的学术信念、远大的学术理想、明确的学术目标密切相关。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国保长期从事中越关系史、越南历史文化以及越南汉喃文献整理等研究。他告诉记者,青年学者选择研究领域,要有阶段性研究计划,也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更要有研究的专注和“预流”的自觉追求。读硕士时他就选择以中越关系史、越南史作为长远学术目标,从中国郡县时代的交州、安南研究到古代中越宗藩关系,致力于整体性宏观视野观照下推进实证研究,把握越南历史文化的真正特性和古代中越关系的多重样相,旨在传承中越友谊、推动中越友好交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克服瓶颈 创新学理路径

  学术研究之路并非坦途,青年学者难免遭遇挫折和困惑,以学术为志业需要极大勇气和毅力。江玉琴告诉记者,在她研究的初始阶段,向期刊投稿杳无音信时,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由于一些文化因素,后殖民理论的内在机理有些难以把握。她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向前辈学者求教治学经验,多参加会议吸收学术前沿的创新观点,切实强化基础理论建构,摆脱学理研究的主观随意性。

  拓展深化既有学术领域的过程,也时常遭遇研究瓶颈。以古代中越关系研究为例,陈国保谈到,长期以来“过度使用”固有文献资料,制约了传统中越关系史研究的拓展性。这必然要求我们积极发掘越南文献新资料,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的顶托作用。他发现,运用“从周边看中国”的新视野,从中越双向主体的互动视角探寻古代中越宗藩关系的实质,是突破既有朝贡体系等理论范式的重要路径。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永恒话题,也是永葆学术活力的重要源泉,但是创新并非随意发生的事。面对唐诗这个千百年来被无数学者精耕细作过的领域,张巍想要做出新成果,着实面临不少困难。最近,他正在尝试运用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探讨某些古代诗歌作品。

  创新是检验科研绩效的第一标准。岳文泽对专业的特色定位是顶天立地、交叉融合、创新引领。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以服务国家需求为主要价值体现。这些年他比较大的困惑是交叉学科如何发展,交叉科研绩效如何评价。目前在科研管理上,项目申请、成果申报甚至职称评定等,都有一个对应的学科归口,这导致从事交叉研究的学者及其团队无所适从。在绩效评价上,又难免出现外行评内行的现象,过去的评价还有纯量化指标,现在落实反“五唯”的措施还不到位,科研绩效评价存在乱象。

  然而,学术研究也是不断遇到困惑而又不断解决困惑的过程,既有矛盾纠缠中的烦恼,更有学术突破后的乐趣。吕文明说,他正是在疑问和压力中,最终找到了儒学与文艺发展这个交叉领域,围绕艺术精神问题深入探索,研究成果也逐步丰满起来。

  薪火相传 跑好学术接力赛

  薪火相传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智识方式,也是确保学术弦歌不辍的重要积累路径。在继承老一辈学人优秀传统基础上,继续推进理论学术创新,无疑是加快新时代学术发展推陈出新的必由之路。

  学术是一个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的过程,不仅有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创获,更是家国义理的凝结。回望自己的治学经历,叶超告诉记者,在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求学时,陆先生始终教导他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要“进得去、出得来”,先抓住实际的地理或空间问题,通过理论展演和解释再反馈实践。这是非常有力的纠偏导向。在北京大学教授蔡运龙指导下,叶超开辟了第二个研究方向:地理学思想史和方法论。他说,学术和人生是需要坐标和参照系的,必须有一寸一寸付出努力的精神和态度,才会有超越的可能。

  老一辈学者的无私奉献和传道解惑,对吕文明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告诉记者,其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提出的“小切口深挖掘”等研究方法,让他养成了严谨、扎实的学术习惯。吕文明说,有才气、有功力、有见识,这三个条件对于做学问来说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做好三者的有机融合,许多学问上的创新就是在这种融合中逐渐升华出来的。

  陈国保表示,作为青年学者,既要以自身的学科方向和学科积淀为支撑,同时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优势与特色领域取得突破,从而为提升学术创造力,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他认为,青年学者的成长,离不开学术信息和学术资源的交流与分享。因此,青年学者要主动融入高水平学术共同体,这有利于促进自己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推动研究成果走在世界学术前沿,走好学术发展之路。

  很多青年学者既接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又有从事学术研究的热情,颇有发展前景,但很多都没有做出突出成绩。在张巍看来,必须承认现行的学术体制特别是学术评价机制的某些方面,存在不利于青年学者成长的因素。事实上,人文科学特别像中国古代文学有其特殊性,需要较长的积累阶段,对青年学者应有更多的鼓励、支持、包容和耐心。“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是应该提倡的一种有益导向。不过,张巍也表示,在学术成长道路上,青年学者无论在何种困苦和挫折的打击下,都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始终抱有坚定的学术报国追求,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繁荣发展是学术薪火传承的接力赛,蕴含着民族智慧繁衍播迁的历史使命。青年学者总要接过学术使命的接力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岳文泽表示,一方面,青年学者要做好传承。充分学习老一辈学者身上那种始终服务“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学习老一辈学者严谨治学的“风骨”与“傲气”,传承“求是”的治学态度。另一方面,青年学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这一代人的长处和优势,开阔更广域的国际视野,着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在传承中大胆创新,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在伟大时代投身伟大事业,以崇高理想践行崇高使命。新时代,是国家卓然发展的时空场域,更是青年一代学术报国的实践舞台,唯有心系家国、坚定为人民做学问、深耕钻研、奋发有为者,才能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波澜壮阔与行稳致远协力同心。青年学人在新时代的风雨兼程,正是学术创造使命光荣的时代表达。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