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美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2021年11月19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11月19日第229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11月13—14日,中华美学学会第九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主会场、北京分会场及线上同时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构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华美学再出发

  当前,美学研究的语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技术条件的更新,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影响着当今的美学研究。构建中国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当下中国美学研究的目标。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简要谈论了自己关于构建中国阐释学的一些想法,在他看来,阐释学和美学可以结合起来,推动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他希望中国的美学研究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的深厚土壤,加强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进而构建美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深圳大学“荣誉资深教授”胡经之一生致力于美学研究,从中国美学到西方美学,再到苏联美学,最终又回到了中国美学这一原点。从1953年投入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开始,在经历了近70年的“美学风云”后,他说:“我觉得我们的美学研究还是要坚持这四点:马列指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面向现实。”

  近二三十年来,国外的新思潮、新理论迅速被国内美学界引进和接受。与世界美学沟通、协同发展,是当代中国美学的一个巨大进步。不过,中国美学发展也遇到了新挑战——如何成功实现中西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美学建设。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彭立勋表示,中西美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要成功实现中西美学融合,需要做好两个跨越:一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传统美学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并对其进行补充、拓展、完善,凸显其当代价值和意义。二是打通中西美学在文化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上的间隔,通过平等对话达到相互融通,使两者互鉴、互识、互补、互融。

  品味建设是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在当前中国,美学迎来了大发展机遇,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后,还会追求有品味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美学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教授高建平建议,用美学带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用美学促进文学艺术和文艺评论的研究,用美学推动社会的发展,用美育来滋润人心、提高品味,这是美学这个学科应做的工作,也是当今美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表示,中华美学学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继续保持优良传统,为推动新时代中华美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美学的繁荣作出新贡献。

  发掘传统美学思想价值

  如何系统深入发掘本土理论思维和话语体系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的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当代美学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美学尤其是西方美学对话,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导和本色是心性哲学,中国传统美学蕴含着深刻的心性化育精神,即以人心化育为旨归,以心性体认为工夫,以人格圆成为境界,这种心学哲学和美学精神在宋明理学及其美学中得到了最深刻、最严整的建构与体现。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潘立勇看来,“理学美学”不仅继承了儒家美学以“仁”为立论基础和旨归的美学宗旨,又超越了原始儒家美学的“仁学”视界,吸取了道家美学和佛家美学的本体论思想和思辨因素,是在理论品格和话语体系上有本土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具有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本体化、思辨化、体系化的理论形态,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心性美学的理论元素和话语特色。

  在当代美学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中,中国古代的意象思想依然有着重要价值。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表示,中西对“意象”概念的阐释有异有同,但“意象”概念对中西共同审美特征的概括具有适用性,并在审美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备了被西方学者所接受的可能性。中国古代意象思想的现代价值,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于中西融通的过程中实现。中国古代意象思想的价值,不仅作为遗产而存在,还应成为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资源。

  哲学家冯友兰曾提出人生的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表示,这与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之间存在一种明显差异。在他看来,这样的人生境界阐释,注重个人与社会间的关联,人类整体与天地间的融通,可以避免落入西方式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陷阱之中,也为人类生存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等之间的和解、和谐,推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典美学是范畴美学,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筋骨。研究中国古典美学,重点是厘清范畴。对于如何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李健建议,紧密结合当下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对话。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对话非常重要,在对话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理论,而这种理论创新正是当代中国美学研究需要的创新性发展。

  充分认识美育的重要意义

  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表示,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美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是无可替代的独特教育方式。它通过审美的方式,进行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人格教育,有助于学生陶冶人生,培养高尚健康的品格,启迪思想智慧、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艺术教育需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回到育人的定位,并积极应对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易晓明分析了艺术的独特育人机制,并提出学生“感性和精神整体发展”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建构立场。她深入挖掘中华艺术精神内蕴的以“生”为核心的德性之维,将中国传统美育、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和话语,与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世界艺术教育改革趋势相结合,提出我国艺术教育人文目标的当代指向,即形成“万物一体,共生共荣”的生命美感。

  美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审美发展,使人的感性由自然状态提升为审美状态,养成丰厚感性。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杜卫表示,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审美发展”是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等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以审美能力为核心。它意味着个体感性方面素质的成长和成熟,是个体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的活泼与深刻,是感性与理性、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融合。

  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