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11月19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11月19日第229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11月13日,以“迈向现代化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双碳目标”与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支点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0》《多重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优化研究报告》等报告。

  逐渐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格局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自2016年以来,沿江11省市奋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多重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优化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外投资相对地从下游部分地区转向中上游部分地区。长江经济带产业资源向中上游转移态势日益显现,逐渐形成区域间产业差异化的错位发展格局。通过产业转移,长江经济带从原来的下游与中上游两极分化逐渐形成了下游、中游、上游错位发展的工业分工格局。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表示,新发展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握好其现代化发展目标,即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提出,长江经济带作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要在新时代市场经济规则体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实现重大战略融合叠加效应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总指数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大。下游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表现出色;中游除武汉、长沙、南昌等少数省会城市外,大多数城市协调性均衡发展总指数不理想;上游除重庆和成都外,大多数城市协调性均衡发展总指数偏低。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表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的协调性均衡发展重在跨区域协同合作,要推动政府与市场合作互补,促进人口由相对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资金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流动,让“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协调发展模式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既要有加快发展的权衡,又涉及相关地区的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长江经济带是一个战略叠加的区域,不仅涉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还涉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文件和规划等。因此,我们要立足合作联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要在推进全流域、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对接联通、协调实施;统筹各项重大战略基本要求,结合长江经济带整体面临的突出任务,制定联动工作实施方案;设立促进战略互通的区域组织,实现各重大战略操作思路在地区间因地制宜地自主运用和相互借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提到,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关联度非常高,如上游的云南,既是“一带一路”的主体省份,也是中老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通道的起点。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已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呼应、相互融通的战略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更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特别是整个长江经济带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探索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地域板块和产业板块发展

  结合地方特色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地域板块发展。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徐鸣表示,扬子江城市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要在科技领先、高端制造、改革开放、生态良好、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张波提出,要强化横向联合,积极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交流与协作,建设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走廊。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表示,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要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引导重化工业合理分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推动大城市产业升级;加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的创新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利益共享、有效链接的体制机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智敏针对加快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提出,要优化钢铁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生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绿色化水平;建设低碳绿色钢厂,推动钢铁企业与城市协调、共享发展。

  与会学者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还要注重区域文化支撑,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发掘和培育长江生态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