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中国特色经济哲学研究新境界
2021年10月25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25日第227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10月16日,由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变与不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考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经济哲学青年论坛”在沪召开。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和现实进程的内在贯通中,积极探索构建服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战略高度,阐释当前经济哲学研究面临“变与不变”的深刻内涵。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雄表示,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变”有三层内涵:全球的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度改革开放,涌现出新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情况和新变化。哲学社会科学界要结合党中央统一部署,努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搭建好学术话语交流的国际平台。

  只有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在贯通中,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异质性和差异性阐释出来,才能把中国“特色”的内涵充分表达、彰显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表示,资本和中国式现代化相互关联的核心就是“驾驭资本”。我们应明确,资本的运用和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巨大进步的同时,在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的背景下,必然会导致系列矛盾悖论的产生。因此,在掌握资本一般运行规律的过程中,还应结合中国实际来深入思考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发挥公有资本作用的问题,思考如何引导驾驭资本来为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服务的问题。

  我们要瞄准时代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领悟党的理论创新并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将其融入理论体系、融入社会实践。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鲁品越认为,市场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价值目的的引导、制约、驱使下发挥着自身的功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将中性的资本融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们的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

  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在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思考如何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增加使用价值,即创造的财富由全体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安宝提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我们应侧重于通过价值追求,实现使用价值的增加与扩大。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要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力,推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内在统一,抑制和削弱市场经济中的分化力量,实现社会财富更好更快地积累,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的共享问题,离不开对资本全球化发展趋势与矛盾的考察。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斌认为,我们亟须对两条线索进行梳理:一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生成及其在当代的演进,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资本逻辑批判而对世界历史的揭示。在现代多元空间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充分有效利用资本的过程中,需要厘清当前资本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演进趋势及内在矛盾,进一步辨析资本全球化的限度问题,探究当代中国在此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在把握资本运行规律基础上,构建一整套细致可行的法律、制度与组织框架,以保证经济规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预知性。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宁殿霞认为,对21世纪资本范畴的把握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历史进程,主要是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和本质要求的把握,来标定21世纪资本的内在规定性。二是与生产要素的新变化相结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人才等方面,还包括目前蓬勃发展的大数据、创新创意等。三是探讨资本的普惠性和竞争力。在当今时代,资本的普惠性应从货币金融的层面来探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驾驭资本”、建构资本逻辑与人民财富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展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践的理论创新性与实践可能性。

  从唯物史观来说,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一部新中国经济史,就是一部人民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和发展的历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教授沈斐认为,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与如何满足公共需要联系在一起,衡量标准主要是使用价值;改革开放后,“需要”以市场“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生产成为满足需要的经济手段。进入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意味着公共需要和个性需要的生产将同时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资本的核心关切,这也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独有的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程提出,必须在制度与规律的统一语境中理解资本的内涵,社会主义资本的运行必须遵循市场一般规律,而这个一般规律又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体现的。因此,这个规律又呈现出特有的社会属性。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推动了社会主义资本最大化地促进财富生产和发展的历史作用,又用制度结构规范着资本的运行边界。总的来说,社会主义资本以人民财富的增长为运行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运行结果,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资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