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结合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2021年08月09日 07: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9日第222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回望历史、体悟真理、观察社会、参与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对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具有重要意义。

  迈向第二个百年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7月25日举行的山东省思政课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集体备课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站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回顾党的光辉历史的重要文献,深刻总结了党奋斗历史的主题和伟大成就;是一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政治文献,提出的“九个必须”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一篇向全中国人民发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动员令的重要政治文献,既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指出了战略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把“走自己的路”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形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举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系统回顾了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山东省社科联原党组副书记包心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纲领。

  在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商志晓看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历史的整体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创造的伟大成就。“四个伟大成就”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读懂百年党史的关键。

  用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弄懂弄通,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实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获得感;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百年党史的新概括和新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意义、“九个必须”融入思政课。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冯继康建议,从三个方面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一是要融入教育教学。思政课教师要分专题成系列地开展集体备课,认真研讨,紧密结合各学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把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讲透彻讲清楚,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听得进、听得懂、用得上,不断增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信念、力量。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系统化研究和理论性阐释,形成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三是要强化宣传宣讲。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实际,发挥专长,不断扩大宣讲覆盖面和吸引力。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唐洲雁认为,思政课教师应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用真理的力量去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去赢得学生;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楚、讲明白;要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要善于将政治话语体系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并借助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手段,将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出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研促教,实现好教学能力提升与科研能力提升的双向互动,为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