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百年征程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1年08月06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6日第22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中,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化中国”的奋斗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历程,面对新的百年征程明确强调坚持“两个结合”,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提出了最新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为什么”的重大理论判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是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得出的重大结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行”是三者的逻辑起点,有了它的理论武装,便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能”,进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马克思主义不仅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而且锻造了中国道路的制度优势、中国经验的现实绩效、中国智慧的时代表达。

  回首百年,面对如此巨大的历史成就,人们会由衷地赞叹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以“归根到底”这个关键词来总结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逻辑关联:一方面,指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另一方面,强调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遵循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探索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是今天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灵魂,要开创未来,必须一如既往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不是象牙塔中的学问,而是指导革命运动的学说,它不仅要严密地解释世界,更要深刻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照亮了革命先驱寻求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江苏省委党校副教育长李立峰谈到,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犹如一轮壮丽的日出,为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光明。在风雨如晦的百年之前,来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中华民族自由解放的道路,成为认识和改造中国、挽救民族危亡、寻求发展出路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具有理论的科学性、立场的人民性、体系的开放性和品格的实践性等特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孙肖远提出,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导。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主义星火燎原,最终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注重“两个结合”,创造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何怀远表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身建设和全部实践的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以中国方式、中国气派回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课题,创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取得了党的自身建设和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双重成功。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行,既指明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行,更指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样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固本培元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受访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丰硕成果、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重视“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

  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一以贯之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必然取得丰硕成果。何怀远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出了要“走俄国人的路”这一历史结论,但没有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条条”、没有囿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框框”,而是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生产力解放和人民生活小康,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一部新中国史,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胡大平认为,首先是坚持理想,心怀人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代表着历史发展客观趋势和人民要求的共同理想,始终把为人类作出贡献视为己任,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次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勇于纠正自身错误,通过强大的党的建设工程不断改造学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入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中国革命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创新高峰。

  在回答每一个时代重大课题的历史进程中,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孙肖远表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推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就在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在于我们党把走自己的路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经过百年持续奋斗,造就民族复兴发展大势,彻底激活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成功探索。

  “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开创未来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活”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使命重大。

  新时代需要新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有可为。谈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回应时代,胡大平表示,历史使命和人民期待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胸怀大局、脚踏实地,把理论研究成果写在中华大地上。要有人民理论家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念好真经,为人民而“学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要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为民族而“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的智慧有机结合,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力量。要拓展视野,为未来而“思想”。仰望星空,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脚踏大地。中国共产党的视野从来不局限于眼前。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和发展继续作出贡献,是新时代对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李立峰表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凝聚着共产党人的独特思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关乎中国前途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关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和人类共同命运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能够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迈向新境界。

  毫无疑问,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快速发展的中国,已成为这个时代引人注目的重要现实景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景观。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发展应该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孙肖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提升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水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而且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最关键一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