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当代美学研究新路径
2021年04月23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3日第215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通讯员 何信玉

  4月12—14日,第九届马克思主义美学国际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杭州和英国杜伦同时举行,论坛以“比较审美现代性:对话及相关理论”为主题,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联合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比较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

  审美现代性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美学研究的视域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审美现代性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英国杜伦大学教授曹青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与英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差异很大。在比较审美现代性领域,不同语言和学术传统间的碰撞与交流,有益于促进不同学科及不同研究方法的发展。

  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经验出发,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王杰提出,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三个基本维度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转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社会主义目标及其当代重建。信仰问题是研究当代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亦是当前许多中国文艺作品的一个突出表征。

  “在一个存在多种声音、多重媒介的时代,人们要重新思考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乔纳森·朗谈到,20世纪以来,以本雅明、阿多诺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展开进一步的文化探索,更好地感知世界的新变化。

  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美国长岛大学教授阿诺德·柏林特分析了中西方不同思维模式对理论创作的影响。他表示,如果说西方哲学体系植根于柏拉图以来灵肉对立的二元论,东方文化传统则坚持一种偏想象和联想式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比较和联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建疆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状态,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就是在文学和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启蒙性和批判性。我们要从中国现实的需要出发探寻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构建一种新的中国的美学思想。

  发展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当代西方文化批判理论进一步吸收、融入和改造西方左翼美学传统,秉承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批判性观念,同时又结合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哲学美学传统与现代美学观念的反思批判,将文化批判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吉方认为,在审美与政治研究层面,当代西方文化批判理论拓展和深化了传统西方美学疆界和论域,提出了美学政治学的思想框架和理论方案,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问题性深化和批判性实践产生积极作用。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旭光表示,在研究艺术作品时,马克思主义通常会对艺术作品进行社会历史还原。这是艺术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具体路径,也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话语模式。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立与发展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思想范式转换。”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宋伟谈到,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继承西方美学的基础上扬弃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美学,将文化艺术生产创造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发展辩证有机地理解为“总的合力”的历史结果,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崭新视域,实现了美学史与艺术学史上的转型变革,生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美学的文化政治美学范式。

  当代美学研究新动向

  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以及如何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对这些经典进行再阐释,这对于中西方学者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向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彼得罗夫认为,历史社会学方法是当代跨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理论方法。近年来,不同文明间的比较研究变得日益普遍,有大量社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中西方在美学、文化、哲学、伦理学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理论差异。现代历史社会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美学研究向现实的回溯中,人类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视角,开启了当代美学研究的新方向。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彭静莲认为,艺术与审美作为一种介入生活的方式,是真实而欢乐的体验和实现方式。如果说客观真实性是一种原始的、未被更改的、可溯源的真实性,那么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真实性常常会被一些超现实或非真实的外在事物所超越和掩盖。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现代艺术为超越“传统与真实性”之间二元对立所作出的努力非常重要。

  博物馆在传承文化价值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迈克尔·罗兰认为,当代社会中,历史意识的逐渐衰退与对历史遗产和记忆研究的蓬勃发展之间构成一种相互矛盾的状态。“遗产”作为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可以实现代际传递。博物馆作为遗产最为突出的物化象征场所,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还可以帮助人们与过往的社会事件和重大变革建立对话关系,从而促进人们形成与制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可行性方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