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新型合作关系
2021年01月22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2日第209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日前,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的“联通世界与未来”国际研讨会——“新冠疫情与国际社会的信任及合作重建”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变局时代“信任”的重要性。

  塑造合作环境

  应对世界变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冲击,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也加剧了彼此间的合作难度。疫情考验的不仅是国家的动员能力、应急能力、治理能力,更在考验全球政治家有无增进信任、促进合作的胆识、智慧和远见。对于思想界而言,当下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找到重建“长互动链”或创建新的替代性“长互动链”的路径和方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仅需要建立以“抗疫”为中心、以医疗卫生合作为主题的卫生健康共同体,还应当纠正认知上的隔离和扭曲,营造更为健康的合作环境,打造更高质量的新型合作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提出,世界正在经历四大变化:国际体系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的权力中心正由传统的一国向多国转移;传统发展范式的变化,人类工业化发展模式正向更具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包容性的新范式转变;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智能化为特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在帮助解决上述范式变化等问题的同时暴露出新问题。在此背景下,人们应积极推动世界格局的渐变,促使各国不断磨合,以克服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可能带来的世界割裂和分离。

  建立伙伴关系

  维护国际秩序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表示,针对当前世界的“失序”或“无序”问题,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各国必须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吸取教训,摒弃以邻为壑的政策,秉持多边主义应对国际挑战。高校和智库的专家学者需要超前思考,积极探索使未来世界更加有序、和平和可预测的方法。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提出,我们应关注信任赤字问题,明确互信可以避免战争,保持和平。大国之间、地区之间要以对话、磋商和人文交流等方式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互相理解,以消除信任赤字。各国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埃德温·赖肖尔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肯特·考尔德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国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成为首个成功、高效应对疫情的大国和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国家,这使得中国对欧亚地区的整合能力进一步加强。

  增进相互理解

  共建美好未来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认为,日益兴起的民粹主义给世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一个有统一领导和统一指导思想的国家,在抵制反智主义、捍卫理性主义和坚守道德高地方面有明显优势。我们应关注中国发展蕴含的道德意义,中国发展作出的国际贡献,中国发展体现的价值理念,以及讲好中国故事。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应坚守道义高地,继续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同时在国际上继续强调道德站位,用好道德资源,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此,才能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表示,疫情放大了国际秩序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国际秩序的创立者和维护者。与此同时,包括国际组织、国际协议、国际惯例等维持国际秩序的要素也暴露出系列问题。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是当今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的变化。各国应合理平衡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关系,共同思考如何对待当今国际体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面对变化莫测的国际环境与层出不穷的危机和挑战,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应对全球教育系统和人类发展本身进行更多反思与总结,明确开展跨文化交流、分享知识经验对于提高文化敏感度,增进多元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共同应对世界危机至关重要。针对区域国别学科建设,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与世界相连,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角度思考学科前景,在加强跨学科交流的基础上推进后学科探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信息互通,共同促进区域国别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传递教育之声,共建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