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外语教学研究改革创新
2021年01月11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11日第20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2020年12月2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规划圆桌会议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后疫情时代外语教学研究的新视角”展开广泛研讨和交流。

  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的外语人才

  新形势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后疫情时代外语教育要坚持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枫认为,中国外语界应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与文化体系构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沈骑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外语教育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培养参与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外语人才,成为当前外语院系与学科建设最为核心的使命之一。

  参与全球治理,多语种人才不可或缺。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美华表示,在继续发展英语教育的同时,非英语语种应结合社会具体需求进行扩招与调整。

  创新教学模式

  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探索英汉笔译“课程思政”路径,有助于提升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曹新宇谈到,英汉笔译研究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对外传播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开展文化自省,进行文化自新。

  解决外语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应当创新外语教学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诗玉建议,要创造一个“社会的”“交际的”语境,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进行意义交流。

  运用信息技术

  研究和建设多模态语料库,能够助推外语教学研究创新。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黄立鹤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外语教学呈现新的形态与方式,应当充分利用多模态语料库方法研究外语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拓展和创新研究内容与视野方法。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咏滟提出,有针对性地使用多语研究框架拓展应用语言学研究,基于本土知识系统,在实证研究中保持反思和警醒,在多语多元的框架下开展教育语言学研究。

  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跨学科推进应用语言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雷蕾表示,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跨学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语料处理与编程,用新方法和大数据解决语言学问题,是应用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路径。

  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同济大学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