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高扬革命精神
2020年12月03日 11: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3日第2061期 作者:

  在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与历史担当。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高扬革命精神,深入开展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从红船精神的初心与使命中汲取不竭的动力。

  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理论内涵

  侯菊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涉及我国的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从严治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看待伟大斗争,对准确把握其理论内涵、坚持“四个伟大”、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寓于“四个伟大”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四个伟大”是一个有机整体,理解其中任何一个“伟大”,都必须放在“四个伟大”的整体联系和框架中。

  伟大斗争贯穿于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之中。我们今天进行的“伟大斗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与诸多矛盾进行的激烈斗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发展而进行的,更是为了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而进行的。简言之,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为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提供动力的。脱离了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理论和实践需要的任何斗争都是无意义的、徒劳的,也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克服的倾向。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进行伟大斗争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伟大斗争要遵循这一原则,因为伟大斗争是党统一领导下的斗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伟大工程的建设、伟大事业的推进、伟大梦想的实现,都要通过伟大斗争;斗争的形势是复杂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党领导人民依据不同的矛盾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同一矛盾各个方面力量对比的变化确定斗争的目标、方式、力度、措施等,规定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保护什么,惩罚什么,要作出明确规定,要令行禁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国都要执行。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才能取得各项伟大斗争的胜利。

  伟大斗争的灵活性表现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和斗争方略。这一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进行伟大斗争时,不能将斗争的范围、形式、策略、方法、力度规定得过死、过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留有余地。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正确、恰当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其中原则性是根本和前提,灵活性是实现原则性的必要手段和保证。灵活性必须服从原则性,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性,伟大斗争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必要的灵活性,不顾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顾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多变性,任何斗争都是一个标准、一个方式去处理,这样的伟大斗争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贯彻,而原则性也终将成为一纸空文,因此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和平稳定与发展需要伟大斗争

  和平稳定局面的维护需要伟大斗争。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新冠肺炎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的阻力。在与其斗争中,始终要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崇高要求。从国际层面来看,我国面临着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不平等贸易战等严峻的斗争形势。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谋求世界和平为准则。我们进行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圆满实现。

  伟大斗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伟大斗争就是为了解决当代中国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和问题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伟大斗争是正义的、革命性的力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在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重中之重。只有打赢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扫清前行障碍,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政治生态思想研究”(2018BKS012)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文化软实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CXTD-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曹根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自我革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强调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必须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既要在方法论上开展革命,勇于革掉自己不够先进的部分,永葆党的先进性;又要在世界观上进行革命,勇于革掉自己不够纯洁的部分,永葆党的纯洁性。为此,坚守勇于自我革命的优秀品质,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观点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运用与发展。社会革命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自我革命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取得各项事业伟大胜利的精神之源。坚持实事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从时代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要认真检视自我,找准问题、挖实根源,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割除顽疾,清除党内存在的各种隐患,保证党沿着正确航向前进,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筑牢我们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精神支撑。

  二要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的正确领导。回顾党的历史,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运动,从党的七大到党的八大,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等,我们党一次次靠自己解决自身问题,展现出巨大的自我革命勇气。历史和现实深刻昭示我们,牢记初心和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党建设成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承认问题的客观性、普遍性,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精准解决问题,以高度担当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善于发现问题,就是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当前,大多数党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可靠、作风正派、品德高尚,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不纯、信仰迷失。对于这些问题,要敢于直接面对。精准解决问题,就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精准下药、精准治疗,彻底革除身上的病灶,保持肌体健康,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四要坚持善于学习。自我革命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需要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中前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对我们的本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依靠学习、发奋学习。通过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善于学习,就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逐步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促进自我提升。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成真。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CXTD202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弘扬红船精神 厚植干部政德

  南大伟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深刻阐释了“弘扬红船精神”与“树立干部政德”的密切联系。“红船正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红船精神’就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这也就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之源。”“我们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诲,继续发扬‘红船精神’,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此,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抓好“关键少数”,厚植干部政德,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作为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给予全体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下一个胜利的无限勇气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从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到千万党员干部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均源自他们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的信仰追求,是理想信念赋予了共产党人顽强成长的思想之“钙”,成就了其坚定前行的脚下力量。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各种风险考验,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红船精神,领导干部首先要“明大德”,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明大德”既是理想信念问题,又是政治立场问题;既是思想认识问题,又是行为导向问题。它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红船精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领导干部立政德之“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领导干部只有“守公德”,时刻牢记“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才会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护民利、解民忧、顺民意,当好人民的公仆,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守公德”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注重以史为鉴,增强忧患意识,持久巩固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同时,领导干部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把“守公德”落实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干行动中。

  持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红船精神体现出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新时代演绎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领导干部立政德之“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严私德”要求领导干部以“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政治态度,积极正视并剖析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以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并忠实履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主动做到廉洁修身、齐家、从政,持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更好地发挥“头雁效应”,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承载着民族记忆与革命文化,它与其他革命精神一道,激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夺取前进道路上的伟大胜利。从严治党重在从严治吏,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厚植干部政德意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承担起在治国理政中的骨干作用。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CXTD202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内在逻辑

  米卫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这是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重大创举,对于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具有重大意义。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蕴含了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历史经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勇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筑牢初心与使命的“根与魂”,使我们党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其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皆源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在本质上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立场和鲜明特征。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地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自觉地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为民初心,践行为民使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新时代,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使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使党员干部牢记为民初心使命,为实现长期执政打下坚实根基。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体现了新时代治党治国的根本性要求。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辟了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国也正处于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的治国理政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也须破解“两个复杂”“三个不纯”“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等系列难题。面对严峻的形势、复杂的问题,我们党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不断深化自我革命,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重在立制。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确保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确保全党遵守党章,坚持把党章作为根本遵循,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CXTD202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培育优良学风 提高政治觉悟

  王新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放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多次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问题。从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表的讲话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战略任务等进行了明确指示,指出高校要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中心任务、学校育人体系、教师工作队伍、思政课建设等问题进行集中论述。这两个阶段的重要论述先后相继、有机衔接,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的具体要求,系统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的地位功能、运行过程、任务内容、原则方法、队伍建设和领导管理等,具有重要的原创性意义。一是“三个关系着”和“只能加强”论,指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功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方向,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领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在新时代条件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二是“三全育人”和“三规律”论,深刻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过程。从时代发展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个论断是宣传思想工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高校的具体应用。从运行模式来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之中。从内在规律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三是“四个坚持不懈”和“四个正确认识”,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用新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四是“八个相统一”和“三个办法”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具体来说,要把握好时、度、效。三者从指导原则、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作了原创性的贡献。五是“四个相统一”“六个要”和“整体推进”论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理论指南。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要建设一支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的工作队伍,对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进行整体推进。六是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校党员教师和学生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CXTD202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