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2020年11月30日 09:05 来源: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但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国际格局深度变化、全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积极促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

  拓展全球治理研究路径

  新时代的全球治理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研究议题和路径正在不断拓展。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提出,关于全球治理,我们需要研究两类治理五个层次。两类治理指的是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其中国内治理包括地方治理和国家治理两个层次,国际治理包括双边治理、区域治理和世界治理三个层次。同时,要研究协同共治的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中的国家特色。

  全球形势的变化,给政治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认为,政治学学者要高度重视“新时代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这一历史性命题,积极开展“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学科建设。同时,在时政和应用研究方面更上一层楼,加强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建设,培养国际交流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建议,政治学学者要在全球视域下开展研究,将研究工作与我国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当好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传承者、发展者和贡献者,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和中国大地,我国政治学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提出,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和未来前景作出改进。政治学门类和政治学学位设置,也要根据时代和学科发展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冲击,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在此背景下,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向世界传达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新风向,促进形成更为团结、公平的国际格局。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看来,此次疫情是对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一次检验。在这场全面而深刻的挑战背景下,“东升西降”“西方之乱、中国之治”的政治反差与力量格局愈发清晰。世界历史的跌宕起伏都有着深刻的政治根源,准确分析世界政治大局,正确总结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努力做到“自信、自主、自为、自强”,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界的责任和任务。中国政治学人应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学认识冷战后世界政治演变的特征与逻辑,准确把握中国政治学的坐标与定位。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蔡拓提到,在当前背景下,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统筹两个大局实际上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重点在于对全球与国家的理性认知和定位,涉及对理念、价值、政治哲学的探究与思考。对中国而言,既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要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在我国快速发展进程中,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文明、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韩召颖表示,19世纪的英国通过海外扩张、建立殖民地,确立以大英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英联邦作为这种秩序的残留依然存在。美国在20世纪建立了以美国霸权为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国积极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践行“结伴而不结盟”,助推合作伙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实践上,中国的国际行为促进了地区稳定、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治理中,我国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团结世界各国、凝聚各方力量、有效应对挑战的有力主张。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认为,面对全球性重大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了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