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2020年11月13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3日总第2047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11月5—6日,中非智库论坛第九届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蔡昉,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邓励,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主席、莫桑比克前总统若阿金·阿尔贝托·希萨诺,非洲驻华外交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帕纳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新烽主持开幕式。

  邓励指出,20年前,中非双方都面临艰巨发展任务和国家振兴使命,合作谋发展的愿望空前迫切,中非合作论坛应运而生。20年来,中非合作全方位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中非共同发展,论坛也成为国际对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阴云不散,但中非合作依然持续推进,这源自中非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方针,互利共赢、务实高效、人民至上的理念,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希望中非智库学者以全球视野和发展眼光看待中非关系,聚焦符合现实需要的议题开展研究交流,为中非加强战略对接、拓展务实合作提供更多智力支撑;“走出去”“沉下去”,深入中非基层和合作一线开展实地考察,为中非关系下一阶段发展出谋划策;讲好“中非故事”,发出中非共同声音,不断改善中非合作的外部舆论环境。

  若阿金·阿尔贝托·希萨诺表示,牢固的中非关系,几十年来一直在稳步发展。2020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在庆祝论坛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以实现中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加强中非智库与学术界的交流互动,将有助于深化中非伙伴关系与合作。中非智库应积极发挥作用,加强研究,为中非合作提供服务,以满足中国和非洲人民的需要。

  蔡昉指出,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中国愿与非洲各国加强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消除贫困之路。2020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5周年。65年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万隆精神新时代内涵,一直是处理中非关系的压舱石。中国和非洲国家应加强团结与合作,继续发扬万隆精神,共同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权益。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一道,回答好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命题,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马丁·姆帕纳表示,通过论坛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中非合作论坛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和21世纪国际关系领域的典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合作将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李新烽表示,经过中非双方20年的携手奋进,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夯实中非传统友好关系的基础,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不断迈向全新的高度,开启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此次会议旨在回顾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厚植中非传统友谊土壤的光辉历程,共同展望论坛引领的中非关系行稳致远的美好前景,就双方共同关注的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不断加强中非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开幕式后,来自中国和南非、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喀麦隆、摩洛哥、肯尼亚、索马里、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等31个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中非团结抗疫与公共卫生安全、非洲发展与中非减贫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时代中非关系等议题展开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认为,在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充满真理性和针对性,仍然并将始终是我们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准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并没有过时,而是历久弥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秘书长杨易表示,中非合作取得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论坛一个个三年行动计划落地生根、一代代中非友好使者不懈耕耘。未来,中非应继续坚持务实合作,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强弱项、补短板。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表示,当前,中国和非洲需要更紧密的观念与文化、思想与知识的互动交流。推进中非思想文化交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非学者聚焦现实,做好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并不断增强对自身知识创见的自信。

  会议由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主办,中国非洲研究院承办,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协办。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