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黔西南州发展新篇章
2020年09月30日 10: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华夏

  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黔西南州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当前,黔西南州的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成效。黔西南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贵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投入,打好脱贫攻坚战。2015年5月起,贵州省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干部雷双松就是其中一员。他于2018年3月被选派到黔西南州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如今,白河村已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白河村党支部在2019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谈起白河村的变化,雷双松表示,此前,白河村基层党的建设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停滞不前,集体经济一度为零,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任务艰巨。通过这两年的大力帮扶,白河村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白河村走出了“党建引领、市场主导、群众参与、能人带动、利益链接”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白河村现种植茶叶6000余亩,养殖蜜蜂800余箱,通过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从贫困村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新跨越。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大华表示,贵州省社科院结对帮扶黔西南州兴义市敬南镇的5个村都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在帮扶过程中,党建引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建引领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使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打造了一支政治业务水平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排头兵”“领头雁”效应明显;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位于黔西南州东部的贞丰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通过发展农业产业,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贵州大学对口定点扶贫贞丰县14个乡(镇),实施“一院一品”行动计划,发挥各学院专业学科及人才优势,形成了37个“一院一品”典型案例。

  长田镇位于贞丰县西北部,具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当地茶农主要以传统的售卖茶青(即新鲜茶叶)为主,不具备系统的制茶技术,同时由于缺乏与市场的对接,销售渠道不畅,茶农增收困难。贵州大学茶学院组建“茶叶博硕专家”团队,对长田镇的茶农、茶企、茶叶加工户进行茶产业全过程的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整合筹措资金建立茶叶交易市场,实现产销对接。贵州大学茶学院党委书记罗聃宁介绍称,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茶学院将为当地茶农开展更多茶叶的加工培训,丰富茶叶加工品种;在春茶产销之外,还将建立夏秋茶生产基地,解决长田镇夏秋茶生产问题。

  总结产业扶贫的经验时,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超认为,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可让脱贫户有可持续生计来源。应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发展的组织保障作用,补齐短板,优化农村发展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将政府规划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激活乡村发展活力,通过发展乡村优质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实施旅游扶贫9项工程和“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2019年,贵州省外来游客数量和总收入连续第4年保持30%以上增长,乡村旅游迅猛发展,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坐落于兴义市万峰林景区腹地的上纳灰村,依托万峰林旅游品牌,积极创新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五星枇杷、澳洲坚果、八月瓜等农产品,替代低效农作物。同时,上纳灰村通过游客田间劳作体验、康养旅居等形式,探索出一条“旅游+”的路子,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典型。2018年11月,上纳灰村获“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2019年7月,上纳灰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万峰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称,当地以扶贫工作为抓手,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创业机会,采取“种、栽、编、开、养、训”六种方式将景区传统耕种农户转变为景区的工匠、艺人、特色种植能人,使其成为景区旅游业发展的经营者、参与者、打造者。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刚表示,发展乡村旅游,要有新的突破,重点是要用“社区营造”的理念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运营。在产品设计上,要充分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特色、民族文化等资源挖掘出来,打造具有异质性的旅游产业、旅游文化、旅游景点。

  王超认为,应进一步促进特色文化元素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有机结合,提供让游客入眼入心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要注重对传统民族村落的保护,保持乡村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和原真性,构建文化要素与旅游要素协同发展的生态文旅新关系。要探索“政府+村民+企业+游客”多主体联合参与文旅事业发展的包容性发展机制,鼓励脱贫户在文旅产业中实现生产性就业,获得可持续生计来源。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