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0年09月21日 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1日第2015期 作者:记者查建国

  本报上海9月19日电 (记者查建国)9月10日,由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沪召开。

  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表示,古籍修复技艺的传习是人才培养的较高层次。纸质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应与国际接轨,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也要尝试着“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马盛德认为,古籍作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抢救性记录是非遗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但它无法传达非遗的灵魂与韵味。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核心。我们应聚焦人的传承与培养,不断培养高层次人才与专业化人才。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提出,在新形势下,古籍修复行业不仅是技艺传承问题,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吸收和利用新科技成果。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与教育优势,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综合性的高级修复人才。而传习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更符合非遗传承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技艺的传承才会有所突破,才能建立科学规范的技艺传承管理制度,进而带动古籍修复相关行业的发展。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表示,古籍等纸质文物修复工作性质特殊,文物修复工作者需要一直面对承载着历史、艺术与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和书画。因此,在培养相关人才的过程中,导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亦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不同于一些基础学科的教学模式,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中的“师带徒”模式不可或缺。将传习所与专业硕士培养相结合,既能为有志青年致力于传承古籍修复技术提供渠道,也能为修复师深化人文历史知识和掌握最新科技成果提供机会,不断为古籍保护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