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2020年09月10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0日第2008期 作者:

  资本主义是理解现代性的时代背景,现代性是认识资本主义的哲学话语。我们仍处于马克思指明的时代,意味着资本主义批判方兴未艾,意味着现代性批判事业未竟。因此,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东北师范大学韩秋红教授带领学术团队,成立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主题,对现代性理论及其批判性进行研解,形成较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与学术特色,为在该主题视域下思考学科建设、话语创新提供新理路。

  探思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

  孙颖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在于立场、观点、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的关键则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各二级学科的交融协同中实现整体发展与学术攻关,就在于贯穿其中的“史与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国内学界把这一方法贯穿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批判性把脉中,既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基本理路,也彰显国内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运思。换言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批判性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为主轴,以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分析为主线。

  在“史与论”结合中识察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群,也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群”,还有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群。这样的历史群像集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屋顶下,目的就是以历史为原点,进一步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而,从学科角度来讲,与其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一个边缘性学科,不如说是一个催化剂式的学科,在学科体系建设中起到“鲶鱼效应”。它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理论性维度提供参照系,又为学科的历史性维度增补理论视野,同时为学科的现实性维度提供思想支援。在学科边界明晰的前提下促进交互性研究与交融性发展,从此推动学科协同共进。

  一是从历史性思想之“史”的角度,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生成逻辑。现代性发源于启蒙运动,贯穿于西方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逻辑主线,且本身蕴含的辩证法气质使之在自我确证中自我否定,通过自我扬弃实现自我超越。现代性批判理论走过从现代性意识觉解,到现代性问题凸显,再到现代性批判自觉的演进道路。其中现代性意识觉解来自非理性主义、生存论、语言学、后现代主义等现代西方思潮,它们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初的批判话语背景。马克思主义则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方式革命,提供现代性批判路标。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二者间确立起现代性批判的第三条道路。

  二是从思想性历史之“论”的角度,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特质。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对现代性的辩证态度与揭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问题的现实性取向、超越西方哲学现代性批判的思辨性与激进化、援借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特征和方法论原则等方面,重构了现代性哲学话语。其体现在,一方面表征现代性深刻意蕴的人类形而上精神;另一方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辩证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理论品质。但略有遗憾的是,其在理论归宿上重陷思辨乌托邦式的窠臼,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在“谱系式”研思中发现现代性内涵

  “史与论”结合的研究方法需基于文本和概念,但对其做怎样的认识与诠释,则涉及研究思路与范式等基础性问题。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代学术任务与使命面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向规律性、史论性与批判性的整体靠拢,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话语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因此,从“人物—思想—流派”的点位式解读,向“主题—专题—课题”谱系式研究的转向,成为研究思路创新的核心内容。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背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尤其后者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性理论特色。对于“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时代”的当代而言,研究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需始终明确马克思主义的轴心地位,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主要方法。从传统的表象性研究深入到思想性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研究的立基点,从思辨性分析向思想性历史与历史性思想相结合转变,以此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对现代性理解的范式上,凝练出时间维度辩证法与空间维度辩证法的最新认识,以此为镜像,开创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新研读范式。

  “主题—专题—课题”的谱系式研究关键在于以谁为主题,选取哪些专题,做出怎样的课题。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应始终坚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为中心主题,以伴随现代化进程出现的突出社会现实问题为专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框架下展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三者关系的脉络上进行课题研究。这就要求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中国社会实践语境下,聚焦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再批判、再反思。一则强调学科理论层面的比较分析,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甄别和判断的尺度。二则强调学术思想史层面的理论借鉴,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轨迹中,探寻其在资本主义批判史中的作用。三则强调话语的中国化层面的价值意义,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须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思想框架中审视和把握。

  在“研与学”相长中凸显当代中国价值的理论自觉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的价值落脚点是重思中国问题,致思中国现代化路径,支持中国话语创新。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作为“舶来品”的西方哲学异曲同工,需在“知识型”“思想型”“文化型”的范式转换中,明确我国学人立足于中国问题的主体自觉、理论自觉、文化自觉。换言之,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要体现出从知识型译介丰富和拓展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视野,到思想史梳理凸显资本主义批判意识,再到文化式解读增进资本主义批判主题下的中西对话的整体进程。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同题等意。这就是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研究,应围绕当代社会现代性问题和资本主义批判问题,聚焦前沿,以问题导向牵引理论思考来回应社会现实。就中国研究者而言,应关注“中国问题”的学术探索、话语建构,推动我国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性认识,向形成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体系方向行进。

  对中国意义与当代价值的理论思考,应通过“以之为镜”和“以我为主”的双重路径演进。国内学者应从借助他山之石的追赶者转向成为他山之石的引领者。这就要求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想观点和逻辑体系中,总结相关经验与分析方法,并且坚持站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立场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倾向进行分析与研判。在此基础上,既应立足于中国实际探寻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根本之道,也应源于文化自信提出破解现代性难题的中国方案。由异质文化主体在对现代性这一同题同域的对话交融中,建构中国话语、寻求理论认同、达成文明共识。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现代性的时间维度辩证法与空间维度辩证法

  韩秋红

  围绕现代性问题展开不同文化视域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当代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中物化与异化问题批判、工具理性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生态危机批判、加速主义批判等方面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批判,表达了对现代性的独特理解。现代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自觉向前的时间意识,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与人类的形而上精神内在契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现代性意识的文化觉解,是对作为“现代”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自觉。这种现代性觉解将怎样伴随人类文明与历史文化的哲学延展,是学界研究的问题之一。

  现代性时间维度辩证法

  对于“现代”与“现代性”,尽管见仁见智,但其代表的时间意识得到学界共识。这种时间意识在哈贝马斯那里称为“新旧交替的成果”,其谋求与过去的断裂,将断裂作为新旧交织的起点而面向现实与未来。“现代”意味着时间意义上的现在和过去的断裂;“现代性”代表着与前历史保持一段距离,它代表着面向未来寻求自我确证的规范性基础和一种传承与发展的现代精神。现代性作为从西方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某种程度上,与西方的理性形而上学传统相一致。如果泰勒斯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表明人类开始对既有前提产生怀疑、对人类认识能力初步肯定、对人类的生存之谜和未来走向开始思索,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是一种“现代性特质”的萌芽,那么自柏拉图理念论诞生以来,现代性的理性内核就已表露出对历史发展的终极期待。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将人从自然界和神的异化形式中解救出来,解放主体,使人从客体中挣脱出来的主体,即“我思”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中轴。康德“公开而自由地运用理性”反思与审视人的认识能力,批判考察人的理性能力边界,为科学与道德提供双重关怀,可将其理解为主观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方式——知性(人)为自然立法。直至黑格尔时,这一解放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性和科学精神被提升为整体主义、中心主义的自我状态,即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也是对特定形式的现代性自我意识的批判。纵观之,黑格尔对康德的多维批判,实质是秉承着西方哲学的否定性思维方式,肩负着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理想而不断展开现代性批判及其批判精神。西方的现代性批判与形而上学精神相互缠绕、难解难分,构成现代性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表征着人类不断追索世界本质的思想境界与理论追求。

  理性是现代性得以不断自我超越的前提,反之,现代性的内在否定性使得理性不断超越自身,在历史的帷幕中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场。现代性自诞生之初就承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无止境,承载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终极理想。虽然现代性在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合法性危机,但是它的合理性内核告诉我们:现代性承载着历史当下与社会未来,是在肯定与接受的生活现实中,不断克服与超越原有既定传统,走向新的未知的实在进程。它绝非虚无缥缈的幻影,而是活生生的当下。现代性问题与危机起源于发展过程中的功利主义思想,启蒙理想偏向工具理性的泛滥与控制而失去纯真的“初心”,这关键不在于现代性叙事,而在于现代性的实现方式。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即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及其现代性问题是伴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批判而批判的。这使现代性的时间维度更具有时间暂时性、自身克服性、过程超越性和永无止境的辩证特点。

  现代性空间维度辩证法

  现代性还被作为社会理论的基本概念,成为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涉及许多方面,包括人类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复杂的经济秩序和制度、包含国家和民主精神在内的政治制度,以及人类所具有的思想开放性等。吉登斯用现代性表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或工业文明社会的总体特性,认为现代性“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即现代性在与社会生活和历史形式的联系中呈现空间维度关系。

  从广义角度看,现代性本身是一个空间整合过程。所谓整合,从外在层面来说是突破地域、国界等物理界限;从内在层面来说是突破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非物理界限。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已发生很大变化,从部落空间到氏族空间,从城邦空间到国家空间,从地区空间到全球空间。空间已打破自身界限(物理界限的阻碍,狭小空间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分散,不同区间、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偶然的),当现代性表现为有界限的空间时,经过不断地碰撞、摩擦、交往、接触,空间之间明显的界限已相对模糊,甚至消失。不同空间之间的依存度开始增强时,每一个原有狭小空间的存在,即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原子团的黏合式空间存在,都改造为马克思意义上的原子“共同体”存在。

  将原有局促于一隅的陈旧观念打破,渐趋塑造起超越唯我性的具有思想张力的历史性空间的“大观念”,即无论是在地域性上还是文化观念上,都形成一种世界意识、全球观念。如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以往阻断空间交往的高山、沙漠、海洋等,已成为现代空间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非物理界限,如经济、政治、文化也在向全球化共处模式演进中,使资本逻辑全球化进程及资本逻辑的现代性批判,在现代性空间整合趋势中更具现实性、时代性与人类性。

  从狭义的角度看,现代性的空间维度强调对空间的具体性、确定性、内在构成性的把握,即在历史的某个时刻,提出的现代必定是具有一定界限、特征和结构的现代。迄今为止,现代性必然是以某一特定的国家、民族和社会形式存在的,它具有自身特定的空间性。这种空间性从外部来看,拥有确定疆域的物理界限,从内部来看,拥有本身的文化属性、社会组织形式、民族特性等非物理界限。如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全球化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资本在此获得了巨大的空间。把资本主义社会与现代性等同起来,就是一种从空间维度认识现代性的具象形式,这种观念将现代性定格于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由资本最大化逻辑带来的各种困境,在被资本霸占的整个空间中将如何处理?是无限反复还是漠然视之?但无论哪种选择,都不符合现代性内在的超越性本质。如列斐伏尔所言,空间化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一种先验的几何式抽象物,而是一种辩证的反思瞬间,一种发生在社会活动空间和社会地理环境之间的生产方式与文化想象之间的辩证法。

  因此,以辩证运动的逻辑关系与辩证思维对现代性的空间维度加以认识,不失为合理有效的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回答资本主义走上历史舞台三四百年的统治何以如此时,在借鉴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时,在阅读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时,表现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失误颇多,反之对现代性时空交织方法运用略加得当。其主要是因大搞理论文化建设而缺失现实实践运动的结果。

  现代性时空交织的辩证法

  如果仅单方面把握现代性的空间维度,极易忽视空间内的差异性,缺失空间外的参照系,导致空间的抽象化、虚无化、孤立化。因此,对空间维度辩证法的把握,不能脱离对时间维度辩证法的理解。正是在时间维度辩证法中,空间维度辩证法得以彰显。同时,时间维度辩证法也正是通过空间维度辩证法的展开而呈现出来。

  如果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恰如黑格尔“正—反—合”逻辑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那么现代性似乎同样经历着这样的逻辑进路。从“前现代性”(对应于空间形式就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意识尚未解放,到“现代性”(资本主义社会)意识自我觉解以反思现代问题,再到“后现代性”(后资本主义社会)自觉批判现代性问题,彰显了一种时代精神。这一历程内蕴着现代性的辩证气质,印证着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对于广义的现代性时间维度辩证法而言,现代性本身就是历史,代表人类不断追求实现自身、解放自我、持续发展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历史统一。鲍曼提出“现代性就是时间的历史:现代性是时间开始具有历史的时间”。但现代性代表的历史绝非简单的事实堆砌的史实或历史事件集合,而是人类不断向“过去”告别而追求向前自我发展的历史。现代性在时间意识上自觉地与传统形成接续与断裂的统一,具有在传承与创新中通过自我否定追求自我超越的历史文化意义,体现着现代性批判精神。这种“精神气质”(福柯语)在时间维度上贯彻于一切历史时代,在空间维度上弥漫于一切社会形式之中。狭义而言,现代性意味当下的时代、当下的意识,强调对现代性特殊历史时期的具体把握,将现代性置于一定的社会存在状态中,与特定的社会存在形式等价统一。这种统一使现代性有了自身的时空坐标,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化形象,而相应社会形式的内在运行机制也以现代性为载体不断放大自身的空间透视体,将现代性问题更鲜明地裸露在历史的“镜子”前。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本主义可视为现代性的同义语,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包含理性主义、个体主义、功利主义的思维观念。资本主义本身是现代性框架中的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中可深度窥探现代性困境。在现代性批判的视域下,亦可有效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逻辑悖谬的本质。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批判为现代性内在困局的分析提供平台,而现代性批判则为资本主义内在危机寻找解救方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典型)。以此,现代性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网结促使现代性本身显化,进一步推动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深入发展,并且不断助力现代性问题研究的自我超越及其可能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对现代性批判时间维度辩证法和空间维度辩证法交织并进行机理的剖析,将彰显现代性的内在本性。现代性自身具有自我要求、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自我超越的人类形而上精神,寻求自由和解放的价值追求与现代性问题救赎相结合。这在时间维度辩证法中,显示为现代性问题不断被克服、被超越,现代性永远奔涌向前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在空间维度辩证法中,揭示出现代性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性、凝固性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亦是在不断打破各种物理界限和非物理界限的过程。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链接

  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现代性为己任

  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门性学术研究机构。研究中心致力于以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为历史性的思想资源,为思想基调,以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思想问题,展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近10年来,研究中心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展开的当代性范式研究成为具有时代价值的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研究中心负责人韩秋红教授主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共12卷,已出版8卷),以及专著《现代性批判的变奏——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和《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人民出版社,2013);被《新华文摘》转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思想特质》《现代性批判理论转变的三重维度》《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现代性思想逻辑》等代表性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与局限》等近20篇发表于CSSCI刊物的研究成果,集中彰显了原创性的理论见解与独特的范式风格。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的学术使命与任务在于着眼中国问题,彰显中国智慧。这正是“主题—专题—课题”谱系式解读范式的初心与归宿。这一研究思路需要课程教学的赋值,在“研与学”相互促进中体现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现实价值。尤其在“大思政”办学理念下,研究中心更加注重凸显基础理论研究厚重性与立德树人根本性相结合的站位。为此,研究中心以韩秋红教授为主讲教师,在国内专家团队助力下,打造“国外马克思主义”本科高阶一流课程。授课思路从“人物—流派—思想”到“问题—主题—专题”,并以融入专家教学讲座、汇集专家指导体验、网络课程互动为基本形式,完成“五位一体”的课程建设升级。课程内容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主题,涉及异化问题、生态问题、女性问题、社会治理问题、空间问题等。内容同时设置“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生态学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特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产主义思潮”“空间理论的现代性批判研究”“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动态及趋势研究”等专题。课程通过知识讲授与理论反思,引导学生在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动态并与之进行理论对话的同时,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和真理性,正确分析各思潮的社会背景与理论特质,提高对打着马克思旗号实则“非马克思”的甄别能力,批判与抵制腐朽文化,坚定“四个自信”。研究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在价值引领中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研究中心同样按此思路承担研究生课程,通过研学式、论坛式、实践式教学,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后备人才提供平台与资源。可以说,坚持科研与教学统一、协同创新的建设方式,同时注重价值性研究,成为研究中心的重要发展特色。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