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进东北亚海洋发展合作
2020年08月12日 07: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2日第19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近日,北太平洋海洋发展吉林研究中心(冰上丝绸之路吉林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东北亚海洋发展合作论坛以云视频会议、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在长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东北亚海洋经济发展合作与吉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与吉林高水平对外开放、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着力建设冰上丝绸之路

  推进东北亚海洋发展合作有利于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更好发展,促进东北亚与欧洲的经济合作和联系,进一步强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东北亚图们江研究分会会长李铁表示,图们江是我国唯一一条直通日本海的水上战略通道,图们江通海航行对东北振兴意义重大。从区域位置来看,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主的图们江区域,背靠京津冀的天津湾区域,以青岛、连云港为主的南黄海区域等区域应齐头并进,共同推进建设冰上丝绸之路。

  环日本海经济圈是吉林省扩大对俄罗斯、朝鲜、韩国开放的海上舞台,也是吉林省以海陆联运贸易推动东北振兴的外部海洋依托,图们江机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北极航线,更要在研究基础上形成决策体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鲜·韩国研究所所长谭红梅表示,当前以图们江机制为先导,全面推进东北亚海洋物流经济网络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不断得到落实以及东北振兴的加速,东北亚海洋物流经济合作发展前景广阔。

  围绕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开展科学考察、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对于提升我国对北极区域的认知、保护、开发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大海提到,推动冰上丝绸之路海洋科技创新,是吉林省参与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发力点。应加大投入,围绕北极海洋水文、气象、地质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提升我国对北极海洋的认知能力。要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研究防控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的技术手段,促进冰上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

  加强北极地区国际合作

  “俄罗斯希望利用北极地区的能源优势寻求更广合作,以实现俄罗斯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在中国海洋大学北极研究中心主任郭培清看来,在当今世界局势的影响下,俄罗斯北极开发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俄罗斯与中国应携手面对难题,开展务实稳定合作,这对两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哈尔滨工程大学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高天明建议,中俄共建北极蓝色经济通道应基于两国北极政策主张的契合点,完善利益融合、风险识别与冲突应对机制,系统论证我国参与北极开发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加强北极地区国际合作,构建拉动北极航道沿线地区和腹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连通中国经济、交通与能源网络。提高硬件保障能力和水平,制定极地技术装备发展规划,对接我国东北地区寒地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形成创新合作集群。

  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我国积极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时期,应致力于构建北太平洋海洋命运共同体。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郭锐认为,应营造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的“发展安全、安全发展”新氛围。以构建北太平洋地区涉海方向的城市联盟、高校联盟、智库联盟、产业联盟、企业联盟、社团联盟等为着力点,以打造北太平洋地区海洋经济合作走廊、海洋经济合作带、海洋经济合作区为抓手,以推动环东海—黄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经济圈为目标,形成北太平洋地区海洋方向跨境合作、次区域合作、区域合作的新局面。树立现代海洋观,推动域内国家以海洋合作为载体,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进一步促进北太平洋地区稳定繁荣发展。

  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有利于引领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于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海洋史研究室副主任侯毅表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最新成立的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如何形成示范效应是其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点和着力点。应探索海洋经济多边合作机制,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区域组织制定区域性海洋合作计划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整合陆海产业体系,打造陆海联动产业链、物流链和技术链,推动陆海统筹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实现陆海联动、科学发展,建立陆海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产品整合、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构建海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创新机制,发展高质量海洋经济。

  会议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太平洋学会东北亚图们江研究分会、长白山冰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