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2020年08月03日 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3日第198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

  7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暨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建设研讨会上,有专家表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科学家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宝贵的精神品质。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将“科学家精神”作为重要内容。

  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认为,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而科学家精神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科学家精神既是一种群体精神,又是一种个体精神;既是一种传统精神,又是一种时代精神;既是一种民族精神,又是一种世界精神。涵养科学家精神需要遵循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敬畏、献身的志向。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王岩提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铸就人类社会的繁荣辉煌。把“知识”和“科学”浸润在社会良知和精神的崇高之中,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的福祉。

  科学家精神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仕菊表示,应认识到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家精神包含了求实精神和科研伦理,需要从内容、形式、理论、实践全方位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是做好科学家精神教育的很好平台,可以通过融入大量的案例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如开发校史中的科学家精神内涵、“中国系列”课程的建设、邀请著名科学家走上讲台,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另外,科学家精神教育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突出人文性与仪式感。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表示,应将科学家精神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推进思政课内涵建设形成特色和亮色,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的建设将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发挥支柱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需适应好这一形势,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素质,才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求、与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的要求相对接。

  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提出,对科学家精神的提炼将是思政教育宝贵的资源,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的经验十分可贵并值得大力推广。科学家精神教育除了强调要求真、求善、求美,还应注意求实、求新。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强调科学性和人民性,还要突出实践性和时代性。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认为,我们要将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提炼为一种立足科学的理论,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让理论面向实践,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刘西拉表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一代,是关系我国前途的大事,也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我们要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各种鲜活的事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另外,教育不是克隆,我们要通过摸索和实践、潜心积累,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