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2020年07月30日 10: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30日第1978期 作者:

  3月2日,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以网络会议的方式举办了第一届特聘研究员学术交流活动,主题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常务副主任余俊渠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学者围绕活动主题相继“在线”发言,为改革与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虚拟仿真技术有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余俊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及吸引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虚拟仿真技术(Virtual Reality,VR)是一项利用电脑模拟三维空间并可与使用者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交互的模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其中模拟环境是指由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的三维立体图像;感知是指由使用者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设备所接受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运动等感知;自然技能是指用虚拟仿真技术设备处理使用者动作数据并作出的实时反馈和响应;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包括头盔、传感器等。在以往,我国虚拟仿真技术市场大多由国外企业垄断,市场发展受技术垄断、开发成本高、市场普及度低等问题困扰。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国产高像素密度屏幕技术的研发和5G网络的搭建,一大批国内企业打破了行业垄断,并将虚拟仿真技术推广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使得“虚拟仿真技术+”成为了与“互联网+”一样的发展趋势。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内容形式包括虚拟实验室、模拟训练、室内设计、数字场馆漫游等,为一线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探索虚拟仿真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路径,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设备与传感设备、升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与技能,有助于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创新教育新方法、完善教育载体。由此,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与目标达成的有效路径,抓准抓好虚拟仿真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结合”,成为现阶段提升虚拟仿真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交融、彼此耦合的关键。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虚拟仿真技术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更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内容。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传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实践活动为辅。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和推广,高校思政教育已基本实现课程、实践全覆盖。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虚拟仿真技术的有机融合,是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尝试。在以往,虚拟仿真技术教学一直因“高成本”遭诟病,制约着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推广。为此,我们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把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相结合,使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的思政课成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在今天,一副VR呈像镜框、一个遥控器,再加上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初步满足沉浸式虚拟仿真教育的要求。可以说,当今虚拟仿真教育已基本具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相结合的条件。

  虚拟仿真技术的趣味性与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性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阶段,师生互动和趣味性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不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兴趣不足,对目标存在误解。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又依赖于客观的环境和条件,难以持续作用和影响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我讲你听”,当今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个性差异明显且“三观”发育程度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方式、认知能力、价值需求不同,教育成果成效的表现也会不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制作的课件具备现代感、技术感、沉浸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想政治课深度融合,是确保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应用的保障。为此,我们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优点的同时,也要设法解决现有教育在内容吸引力、时效性上的瓶颈问题,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成果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渗透和扩散优势,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巧妙地融入虚拟仿真教育空间中;利用沉浸性优势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其由纯粹的教育受体转变为创设和开发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主体;利用延展性优势让学生自己把握学习的力与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利用交互性优势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把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互动,把主要用“心”学习变为“身心”并用,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力区,增强教学实训效果。

  “虚拟仿真+思政教育”与新产学研的跨界互通融合。如今,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使教育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无中生有”的能力能给学生提供更直观、更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让学生观察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观察到的事物。借助虚拟仿真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对今天我们无法到达的场地和过往的历史事件进行仿真,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的共同作用,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一味的购买既不利于“虚拟仿真技术+思政教育”的普及,也无法满足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需要。为此要实现“虚拟仿真技术+思政”新产学研的跨界互通融合,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即企业、高校、工作室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生产普及、教育教学、改造研发”一体化先进系统。企业要寻找与其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合作高校,输出产品,充实高校教育教学资源。高校要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产品丰富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设立工作室。工作室要借助社会企业的良好平台及资源,实现从“购买主题”到“自主开发主题”的转型,丰富“虚拟仿真技术”产品。

  在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相互融合尚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仿真体系。但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以及日益激增的吸引力,“虚拟仿真技术+思政”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以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为代表,基于中心资源和师资成立“VR+思政”双创空间,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联盟等形式,使各高校与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专长,促进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开发出以虚拟仿真技术为特色的“党的十九大博物馆”“狼牙山五壮士”“军事理论博物馆”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软件,使困扰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成本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应充分挖掘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高校思政课虚拟教学实践,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本文系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常务副主任)

  教师是高校思政课合理“增负”的关键

  王高贺

  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这一理念以来,引发了教育界的热烈讨论。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决定了思政课在大学生合理“增负”探索中不能“袖手旁观”。

  思政课合理“增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应着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要成为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必须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做法与“金课”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亟待改进。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思政课教师与业界已形成的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固有认识并不一致。思政课教师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承担者,对教学投入的精力比较多,大多每年承担的教学任务量在300学时以上,远远超过了专业课教师。与教学情况相反,不少思政课教师对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成果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明显偏少,而且不平衡现象突出。一是科研成果集中在少数教师身上。通过对广东高校近200名思政课教师近五年的科研成果梳理发现,21%的教师发表15篇以上论文,但也有32%的教师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文章。二是科研成果集中在职称评审前。兴趣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内在动力,也是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条件。但一些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并不是源于兴趣,而是职称评审。这种研究方式难以持续,他们通常是在职称评审前搞突击,职称晋升后科研工作便突然中断,甚至是彻底“熄火”。这种局面的产生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思政课教师内在认识不足的原因,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一方面,建立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不少高校在评价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时没有明显区分,甚至用同一套标准。这种评价机制没有兼顾好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特点,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工作特点上既存在着相同相似之处,也有着明显不同,因而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应与专业课教师有所不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要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比重,各高校在职称评审时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各高校应严格落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激励思政课教师保持初心、热爱教学、倾心教学。另一方面,激发思政课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内在动力。教学是引发科研的重要动力和展现科研成果的主要舞台,科研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教师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高为师”的深刻道理,积极研究教学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以扎实学识支撑高水平教学,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

  处理好故事与理论的关系。讲故事是思政课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讲故事的方法和要求不同,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态势。小学阶段思政课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思政课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思政课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大学阶段思政课则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述故事要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把思政课的亲和性与理论性有机结合起来。好的故事能让抽象的理论展现出温度,使思政课既有意思也有意义。但少数教师主动迎合部分学生的低级趣味需要,把思政课讲成了 “段子课”、八卦课、野史课,理论色彩在嬉笑中消失殆尽。思政课合理“增负”,要求思政课教师在选择故事上下功夫,处理好故事与理论的关系,推动故事情—思—行的转变。第一,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好故事首先要让学生动情,它触动的不是学生的笑点,而是心窝,促使其或者兴高采烈,或者悲伤雄壮,或者激昂慷慨,或者同仇敌忾,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共鸣,巩固学生的家国情怀。第二,增强学生理论认同。好故事要能实现从动情到动脑的转变,引发学生对故事背后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深入思考和正确比较,不断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理论自信。第三,促使学生回味无穷。好故事的正能量不局限于当下,而是深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伴随其一生。每当需要的时候它都能及时地从脑海中浮现,助其走出困惑、攻克难关、战胜挑战。

  处理好过程评价和期末考核的关系。思政课成绩考核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左右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获得感。总体来看,当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比较注重期末考核,不同程度地忽略过程评价。这是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对待思政课的重要原因,甚至让少数学生产生了思政课平时可上可不上、期末搞突击就可以过关的“水课”认识。过程评价松松垮垮,学生来去自由。看似学生会满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陈宝生部长在讲到推进高等教育“四个回归”时也着重强调,对大学生既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思政课合理“增负”,应运用好过程评价。第一,加大过程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要改变思政课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七或者四六开的通常做法,赋予平时成绩更大比重。第二,丰富过程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不能“走过场”,要建立考勤、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成果展示、课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等多种评价方式,规定其在平时成绩中的各自比重,并严格按照规定给每位学生打分,促使学生平时加大对思政课的学习投入,摆脱过程松松垮垮的情况。

  (本文系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系暨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聘研究员)

  用好“学习强国”平台 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胡庆亮

  办好思政课是时代赋予思政工作者的光荣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这既为思政课的开拓进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价值观处于业已成形而又尚未定型的阶段。这表明思政课还有很大的作用空间。那么,新形势下思政课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呢?答案是必须回到思政课的本质和初衷,从青少年认识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方面寻找可操作的方式和方法。事实上,生活网络化、网络社区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当今青少年不同以往的显著特点。网络化体现了整体性,满足了他们获取信息、社会交往的需要;社区化则反映了群体差异和个性不同,满足了他们标新立异、彰显自我的需要。然而,无论赛博空间还是学习软件,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特别是泛娱乐化、去权威化、碎片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不断冲击和消解着青少年的“三观”。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应运而生。它由PC端、手机客户端组成,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信度高、更新速度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具体来说,其一,定位清晰,目标明确。该平台由中宣部主管,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旨在加强政治建设,促进政治引领。其二,影音结合,图文并茂。无论是美术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经过精挑细选,表现出非常高的审美和品质。其三,视角多元,反映全面。它通过不同群体、阶层,包括专家、英雄、劳模、网红和普通人的眼睛,来平视或仰视而不仅仅是俯视,来感悟和体验而不仅仅是巡视这个世界,让受众看到了更真实、更有温度、更有色彩的一面,从而实现了一种情境再造。其四,事实构图,数据说话。无论国家大事还是生活琐事,注重用“他者”叙事而非自说自话,用小事和细节打动人。此外,越来越多的地方性(而非全国性)内容也让人平添了很多亲切感,频现的网红、青年偶像、历史剧、热播剧等也让这一平台更有烟火气。例如,关于网红李子柒的田园视频,“学习强国”平台也收入其中,这与当前青少年的网络聚焦非常同步。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出,在满足党员日常学习的同时,也为思政课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提供了多种可能。它与思政课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对补足思政课短板大有裨益。

  首先,内容方面。思政课涵盖范围广泛,既有历史也有现实,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既有国内也有国际,既有政治也有其他。虽然限于篇幅和条件,不能面面俱到。但经过持续的调整和优化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内容日趋丰富,除了国内外大事记、党和国家领导人日常出访介绍、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外,还设有体育、美食、健康、旅游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栏目,可谓严肃又不失活泼,权威又不乏生动。目前,平台PC端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十几个板块和近百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则有“学习”“强国通”“电台”等五大板块和70余个栏目,汇集了大量可免费阅读欣赏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等资料。如果说教材是骨骼的话,“学习强国”则提供了丰盈的血肉,使它瞬间变得鲜活和鲜亮。如在“党史”栏目下,“新中国70年·影像词典”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充分展示了新中国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改天换日的奋斗豪情、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无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坚定“四个自信”,都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和最富感染力的素材。

  其次,形式方面。传统课堂主要是灌输式的讲授,现在也会辅之以小组讨论、主题发言、作业发布等环节,但这本质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主导的“师说”模式,长此以往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陷入失灵、失效的尴尬境地。另外,无论主题发言还是小组讨论抑或其他,很容易脱离预设的主题,成为游离于思政课内容之外的附属,娱乐性、参与性固然提高了,但思想性、引领性却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次实现了“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的学习,比较好地适应了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学生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不仅如此,“学习强国”操作方便,任务下达简单,学习时长一目了然,为学生课外学习和线上学习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条件,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需要指出的是,思政课非常强调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但政治性如何把握、价值性如何彰显,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不容易找到具体的坐标。相应的,由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板块设置齐全、划分明确,可以直接对应相关的知识点,从而使形式与内容的黏合度更高,对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具有积极的指示作用。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内容和形式,既体现“不忘初心”又强调与时俱进;既有“牢记使命”又与时代同行,其吸引力远超课堂和教材。如果运用得当,十分有利于思政课从“有意义”向“有意思”转变以及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的提高。当然,它还有不少需要优化和提升的空间。例如,目前其受众主要是党员,在其他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又如,无论网站还是平台,交互功能还比较有限,为了满足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需要在后续建设中不断改进设置和增加功能。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