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经世致用” 谋发展
2020年07月22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2日第197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的历史地理学正在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学科特色,努力谋求学科的自身发展。本报记者就历史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当下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学科建设等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学科建设逐步完善

  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是沿革地理学。1934年,顾颉刚、谭其骧先生发起成立“禹贡”学会,出版《禹贡》半月刊,提出要将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学改造成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历史地理学。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历史地理学不断接受新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推陈出新,研究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在继承与创新中渐趋完善,并最终形成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边疆史地和历史地图学等学科体系齐头并进的局面。进入21世纪,历史地理学充分汲取其他学科的研究理念与方法,研究范式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精度大幅度提高。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认为,历史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的复原,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解释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当前,历史地理学研究在我国处于繁荣发展的时期,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模型分析的运用等反映了新的时代特征。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正由过去的历史地理学知识描述、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复原研究和空间格局分异研究,向空间演化过程机制研究、复杂人地系统模拟研究转变。

  王社教表示,当前历史地理学研究热点众多,一是因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推动而形成的研究热点,包括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历史地图集的编绘等;二是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文化建设需要而形成的研究热点,包括“一带一路”历史地理研究、边疆历史地理研究等;三是因以上两者共同推动而形成的研究热点,包括区域建构和区域空间扩展过程研究、土地利用和环境变迁研究、环境史研究等。

  发挥“经世致用”的学科特色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唐晓峰认为,历史地理学者更注重人类历史经验、历史遗产的价值,在参与当代建设事业时,会成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力提倡者。历史地理学代表着一种新的地理观,即人地关系史的地理观。它把直观的地理环境解构为不同单元的历史积淀过程,我们今天所有的地理类事业,都是在这个历史积淀的结果中展开的。人地关系史的地理观使历史地理学贴近当下问题,为历史地理学的“经世致用”提供了机会与需求。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研究员成一农表示,历史地理学在学科属性上应属于“地理学”,这使得历史地理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色。此外,中国古代的史学包含“经世致用”的思想,诞生于这样学术背景中的历史地理学的学者们也会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这也渗透到了他们的研究中。

  王社教提到,历史地理学研究通过对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复原,为现实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历史文化资源和决策依据。历史地理学通过对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增进国民对人地关系的理解,这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例如,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下游的泥沙堆积问题,学者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森林和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重,这为国家黄河治理和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水土保持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紧扣学科发展核心问题

  在成一农看来,受学科分类的影响,目前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史学背景居多,在地理学的思维方式、研究范式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今后历史地理学者应有意识地强化地理学的训练,积极与地理学者合作。同时,历史地理学者应关注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加强与历史学的对话。

  张晓虹表示,历史地理学研究在重视历史文献分析和严谨扎实的学术传统之外,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紧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区域性、历时性和综合性。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历史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与地理学一致,即研究要围绕区域性与综合性展开。作为有着独特研究对象的学科,历史地理学还需再加入时间维度,将历时性这一重要学科品格作为研究特色。二是要注重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处理与转换问题。未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在积累大量小区域短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地关系。三是在研究中要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是历史地理学学科价值的体现,历史地理学者应注重对与国家战略有关的海疆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