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型智库建设 更好服务广州发展
2020年07月16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6日第1968期 作者:

  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创新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并依托6家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同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同时,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整合广州地区高校、党校和社科研究机构力量,形成专业团队,围绕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等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成果,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进“四个出新出彩”建设、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推动高校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

  章熙春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智库研究与咨政服务机制,在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当前智库整体构成情况来看,高校新型智库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力军,在服务党政决策、引导社会舆论、提供社会服务和参与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质量智库成果的生产和转化既是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第一目标,也是高校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当前,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在高质量研究成果产出、优秀智库人才集聚、智库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党和政府的决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百舸争流、奋勇争先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重大机遇面前,高校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积极发挥人才资源和科学研究优势,充分释放智库人才与成果评价的牵引力和驱动力,推动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管智库和党管人才原则树立正确的智库人才观与人才评价导向

  党的领导是高校新型智库繁荣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政治原则。党管智库,要求高校智库在组织和建设方向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和咨政研究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要重视高校新型智库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引领作用,增强新型智库建设和智库研究中把握方向、把准大势、服务全局的能力。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新型智库建设中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将党支部建立在智库团队上的党建创新实践,将党建深度融入智库的咨政研究工作中,用高质量党建来引领和保障智库研究工作。

  党管人才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要旗帜鲜明体现“中国特色”。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借鉴西方现代智库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树立正确的智库人才观和智库评价导向。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善用善待智库人才,要尊重和认可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坚实深厚的专业学术基础和高水平研究能力的优秀智库人才,及其在服务党政决策、引导社会舆论、启迪公众思想等方面的学术贡献。要将具有家国情怀、坚守社会责任、致力知识报国的智库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纳入各级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增强智库研究人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吸引高水平的学术型研究人才转向智库研究,推动高校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科学评价是智库人才队伍稳定发展的根本,要鼓励高校人才向智库转型,充分调动智库人才工作积极性,建立稳定的高校智库人才队伍。通过建立和完善智库人才评价体系、智库成果评价体系,引导部分专家学者向智库人才转型,将高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决策咨询成果产出优势。要给予智库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同样的重视和尊重,不断拓展智库人才的发展空间,吸引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关切的人才参与智库研究。高校人才与成果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智库成果的特殊性,要加大权重引导高水平人才专职或者兼职从事智库研究,逐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高校智库人才队伍。

  遵循智库建设与人才发展规律建立智库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新型智库要加强具备专业性、创新型、综合性和运营型等特征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智库专业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库人才培养、流动和聚集机制,充分释放高校新型智库咨政服务能量。

  创新智库人才评价机制。高校要以打造专业、专职、专攻的新型智库人才队伍为目标,紧紧围绕智库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进一步创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设立智库研究人才专业职称评审系列,加快高校专门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人才的优势,建立健全兼职智库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智库人才储备机制,引导专家学者发挥建言献策作用,并为智库专门人才选拔做好准备。

  创新智库人才聘用机制。改革高校人才聘用机制,通过设置预聘制、长聘制和临聘制等形式的科研岗位,引进与聘任一批智库领军人物和优秀研究团队,推动高校新型智库优秀人才集聚。一是充分运用预聘制、临聘制形式建立智库人才的考察、选拔机制,把好高校智库人才的入口关,确保智库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建立智库人才长聘机制,以稳定的智库人才队伍克服智库研究中追求短期效果的倾向,推动形成高校智库的长期影响力。三是建立智库人才的兼职聘用机制,从校内外聘用兼职研究人员增强研究力量、拓宽研究视野,不断扩大高校智库影响力。

  创新高校智库人才流动机制。一是打通高校智库研究人才与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研究人才等各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评审程序,健全高校内部高水平人才在学院和智库之间的流动与聘任机制。二是积极推动高校智库与党政决策部门之间人才流动机制,吸引高水平的实务专家进入高校智库研究队伍,选拔优秀的青年智库人才进入党政部门挂职锻炼,从而实现党政决策部门与高校智库之间双向有序的“人才转换”,优化高校智库人才资源配置。

  创新智库运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高校新型智库与一般科研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智库管理更多地采用运营的理念,为研究团队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智库有组织、有针对性、及时、有效生产和转化高质量成果。目前高校智库建设急需具有一定智库研究能力的专业运营管理和服务人才。要尊重现代智库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要求,勇于改革和创新高校智库管理运营和服务人才评价机制,吸引具有专业基础的研究人才转向智库运营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高校新型智库咨政服务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创新高校智库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高校新型智库研究必须坚持的政治导向。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智库研究成果的价值导向,以更加科学、客观和合理的智库成果体系和认定标准,引导智库开展更有现实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对策研究,提高决策咨询研究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

  创新智库成果分类分级体系。坚决破除“唯论文”,将高质量智库研究成果与高水平学术论文等效评价,对服务党政部门重大决策的研究报告、咨政建议、立法草案和各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有重大影响的评论性、阐释性媒体文章等,分类分级评定。综合考虑智库成果的特征和作用,可以将智库成果分为研究报告类、咨政建议类、政府服务类、社会服务类、社会传播类等不同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成果的目标、应用价值等进行分别评定。同时,要建立不同类型成果的分级体系,根据社会影响力、决策贡献度、服务单位满意度等因素,将成果分为不同级别,体现智库成果的不同价值。

  创新智库成果评价标准体系。规范智库成果的类别和形式,以可量化为前提建立智库成果的评价标准体系。充分考虑政策调研、论证评估以及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等实践环节的咨政建议等不同成果的特征,筛选科学的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决策贡献度评价指标、服务单位满意度评价指标等,并加以组合运用到不同类型的智库成果评价之中,尽快建立多元化的智库成果评价标准体系,科学评定不同类型成果的贡献。例如,对党政决策部门实务专家的智库实践类成果认可,有利于吸引高水平的实务专家进入高校智库,并充分发挥他们在调查研究、咨政服务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也有利于鼓励和支持高校智库人员参与党政决策部门实际工作。华南理工大学将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形式和成果纳入评价指标内容,增强了专家学者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获得感,智库专家助力学校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华南理工大学定点扶贫工作多次受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和表扬。

  创新智库成果评价机制。要坚持客观指标在智库成果评价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完善健全评价的机制和程序,充分发挥专家对成果评价的定性判断,将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结合起来完成对智库成果的科学评价。一是要健全智库成果评价数据的收集、认定机制,适时开展成果的社会影响评价等工作。二是要建立智库成果评价的专门机制、认定评审程序,以智库学术委员会为基础吸收相关实务部门专家组成智库成果评定委员会,做好智库成果最终评定工作,作为智库考核和人才评价的基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新时代,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紧紧围绕高质量智库成果产出,创新智库人才和成果评价体系,推动高水平智库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高校新型智库,以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研究”首席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工作委员会主任)

  发挥广州独特文化优势

  程焕文 肖鹏

  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GDP达23628.6亿元,稳居中国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大城市前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发挥广州的独特文化优势,促进城市振兴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彩,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关键之一。

  建设独具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城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州应以建设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为新目标,着力提高民众文化满意度,发挥城市文化独特性和增强国际文化竞争力。

  民众文化满意度是基础。人民群众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建设者、传播者和受益者。在数字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印象、文化口碑和文化满意度对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影响日益突出。广州文化的包容性强、舒适度高、网络口碑好,应进一步提高文化设施的便利性和文化资源的可获得性。

  城市文化独特性是灵魂。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关键在于发掘城市的鲜明文化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广州应借鉴新世纪以来国际大都市成功实施城市文化战略转型的经验,将城市规划与文明传承、文化发展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特色。

  国际文化竞争力是目标。文化综合实力包括历史遗迹、文化设施、文化创新能力、文化管理能力、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吸引力等要素,是一个城市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广州的文化竞争力位居全球领先行列,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消费和交流的优势,弥补文化资源和管理能力的不足;着力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培育新兴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化空间布局,构建城市文化新格局;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新四地”

  广州建设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必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机遇,在建设人文湾区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中,弘扬改革开放前沿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四地”历史文化特色,发挥关键极点和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新四地”。

  公共文化共享示范地。广州在“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成就突出,应进一步发挥岭南文化中心地的区位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中的公共文化共享示范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中国故事展示传播地。广州文化与港澳两地文化血脉相连,在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窗口之一,应成为中国故事的展示传播地,从而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新型创意文化前沿地。包容开放,先行一步,是广州的重要文化特色。广州在加快推进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推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世界新型创意文化的前沿地。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千年商都广州应继续发扬以广交会为龙头的会展文化,积极推动文化院团、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参与全球交流,彰显广州魅力,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会展,吸引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文化建设上形成强大合力,为构建大湾区文化圈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进而支撑广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作用

  在建设人文湾区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中,广州可通过“新四地”的建设全方位地发挥文化作用。

  构建先进的文化基础设施,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广州有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世界一流的公共图书馆,但是在国际上的文化形象不够突出。因此,广州应着力构建具有标志性的先进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打造以广州塔为中心的城市文化新形象,提升城市文化的显示度,增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发挥作为中华文明展示地的文化引领作用。

  推动粤港澳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文化枢纽作用。作为大湾区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广州是推动大湾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的支柱。广州是备受欢迎的投资城市,会展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二,应强化它在粤港澳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积极组织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作为“一带一路”交流地的枢纽作用。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教创新与文化产业优势互补,发挥文化带动作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各有优势,广州应当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对接创意产业规划,实现与其他中心城市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间文化产业合理分布,带动周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际创意产业中心。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发挥文化聚合作用。广州具备地理、交通和文化优势,应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一个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为基础,服务“一带一路”文化发展的图书馆群、博物馆群和美术馆群,全面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共文化资源共享。

  (作者系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把广州打造成直播电商之都

  张志安 周懿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电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在借直播电商之势推动广州实体经济全面数字化转型这条新兴赛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直播电商行业井喷式发展

  直播电商始于2016年下半年,经过三年多高速发展,2019年全平台的年成交额已经超过4430多亿元,受众超2亿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宅经济”更是直接导致了直播电商的全民普及,扣除网课和工作会议的直播用户,全国直播受众从原来的2亿左右迅速增长到4亿。业内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达到5.24亿人,成交规模将逼近6000亿元,并呈持续增长态势。

  直播电商不仅是当前新领域的风口,也将是多数企业在5G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进步,直播将会成为人类交互和经济行为进行的核心场景之一,对经济、城市治理等方面产生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影响。在直播场景中,既有社会交互又有政务服务,同时也有市场和产业。直播作为“新零售”和“新场景”重要的一环,多数企业无法置身事外,企业生产和发展都可借助直播场景和生态进行嵌入和整合。

  直播电商作为新兴行业蓬勃发展,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推动广州直播电商产业良性发展,以直播电商带动广州数字经济和IT产业发展,带动广州传统产业在5G时代的智能化、移动化升级改造,事关广州整体发展。

  广州具有独特优势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在直播电商“人、货、场”三个核心要素上有着独特优势。2020年3月25日,《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提出要打造“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的目标,引起社会关注。总体上,广州建设“直播电商之都”主要优势在于深厚的商贸基础和服务业基础。

  “人”:广州的主播人才数量巨大。直播电商的标杆人物——淘宝的薇娅和快手的辛巴都在广州起家。2020年3月,广东新增主播数量排名第一,较去年同期增加两倍。目前,抖音主播粉丝量超过一万的直播中每天有12000场来自广州,淘宝直播每天在广州发起的直播有4万场左右,快手排名前2000的主播中有14%在广州。直播电商本质上是一种“人对人”的云服务,广州服务业的优良传统和大量人才都为直播电商人才培育提供了丰厚土壤。

  “货”:广州商品和供应链有天然优势。货品是现阶段直播电商业态中促进成交的决定性因素。广州作为千年商贸之都,有引领全国、辐射全球的644个专业批发市场,有联通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网络,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和供应链体系,为直播带货提供了“前播后产”的便利条件。据淘宝数据显示,目前直播间每卖出100件商品,就有超过30件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特别是服装和美妆品类,广州更是各直播间首选的货源地。随着未来供应链与零售端移动化、直播化的整合程度提升,广州货品供应规模还有巨大发展潜力。

  “场”:领先优势尚未建立但极具发展潜力。“场”指的是电商和网络直播的场景和平台,目前直播电商的头部平台主要是“淘抖快”(淘宝、抖音、快手),虽然总部不在广州,但严格来说,在互联网的场景中平台在哪里并非关键,关键是广州对平台的充分利用。

  广州有两家非常强的游戏直播企业虎牙和YY,在直播平台建设、直播技术创新、风险防控智能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此外,微信总部位于广州,微信小程序直播于2020年2月上线,仅两个多月,每天的单场直播已超过千万元交易额。

  综上所述,广州发展直播电商行业的现有条件体现在“货有优势,人有品牌,场有潜力”。

  加强引导和管理

  直播电商对广州的经济转型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挑战和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产业生态不平衡、行业标准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对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引导和管理。

  一是明确政府职责范围,帮促传统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在直播电商的新产业链上找到自身的新位置。二是促进人场货、仓配销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匹配与合作,形成直播电商完整的生态系统。三是直播电商政策完善需要多部门协调,共同推进行业发展和政策规范。四是率先建立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树立行业发展的科学标准。五是开展直播电商的人才培训和职业认证,为市场培育人才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程度。

  (作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国家高端智库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直播电商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广州直播电商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