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文化误读现象
2020年06月29日 08: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9日总第195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使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文化误读。那么,人们该如何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文化误读现象及其背后成因呢?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文化误读不可避免

  在跨文化交流中,因语言、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很容易出现文化误读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告诉记者,误读在传统上被定义为错误的理解。随着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的兴起,人们逐渐摆脱了这一狭隘的看法,进而认识到误读是在与其他文化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人们因无法脱离自身文化传统而在理解异质文化时不同程度地偏离其本意。人们都是以自身文化积淀为背景来接受异质文化的,所以这样的偏离实属必然。除文化差异外,对异质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是导致出现误读的重要因素。人们在对异质文化缺少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牵强附会,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理解。

  误读是文化交流、碰撞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且广泛存在。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傅守祥看来,翻译是产生和深化误读的重要环节。每种语言都深植于背后的历史文化,绝对对等意义上的翻译是不存在的。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因为自身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即使对待同一个事物或文本,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文化误读,就是人们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进行一种先见性的解释。

  “文化误读是身处不同文化类型的人们相互交流时的典型征候。”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大桥谈到,“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涉及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若在传播过程中缺少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就容易产生文化误读。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范大祺表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随着所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而逐步孕育成长起来的。中西方文化各自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是不同生存环境下孕育而成的不同文化。这两种文化观念的碰撞,必然会产生误读。

  以开放包容心态对待中西文化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误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丁国旗表示,在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主体站在各自立场,在对对方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极易对异质文化产生误读,形成错误心理。然而,误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这样的误读则被称为创造性误读。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在充分理解异质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这不仅有利于消除心理隔膜和沟通障碍,推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而且有利于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创造和繁荣发展。

  王大桥认为,贬低或抬高异质文化,都难以有效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正视不同文化语境中人们生活感知和情感体验的差异,理解特定文化的普遍感受,是缓解文化误读问题的重要前提。

  傅守祥提出,避免误读是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人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平等、尊重的态度来面对跨文化交流,通过理解和对话来疏解文化误读。面对不可避免的文化误读,人们应当持理解、包容的心态,尊重文化差异,积极、平等地与他者对话,利用他者的眼光反观自身,守护、反思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只有正确地理解自身,才能更有效地减少他者的误读;只有坚守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无愧于古人和来者。

  范大祺认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需要好的翻译。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化器”,更是不同文化的“变压器”。翻译者只有真正做到融贯中西,并在二者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变压器”的功能,从而减少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误读问题。

  文化误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问题,需要辩证对待、妥善处理,避免从文化误读演化为文化冲突。丁国旗认为,坚定文化自信,以开放的态度了解西方文化,以积极的心态展开交流,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差异,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处理文化误读的必然之路。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