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
2020年06月08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8日第194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后,又一具有空间属性的重大国家战略(以下简称“黄河战略”)。自“黄河战略”提出以来,学界积极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联合攻关,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谱写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安树伟认为,黄河流域既是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又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资源能源富集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导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掀开新篇章。“黄河战略”的确立,更是党中央从全国一盘棋着眼的重要谋划。在对黄河流域进行多次调查研究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方兰提出,相对其他国家战略区域而言,黄河流域无论是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基础都相对薄弱,且流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黄河流域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余东华表示,“南长江、北黄河”的协同推进,是我国通过构建“南北呼应、东西交融”的区域发展大格局,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探索。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农业生产、能源开发为主,这与该流域资源环境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为此,方兰建议,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李群认为,对黄河的治理与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为主转向调整人的行为为主,变为补短板、强监管。

  在安树伟看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着力部署新发展规划

  面对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黄河流域九省区纷纷着力探索和部署新发展规划。结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界对于如何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战略思路与对策提出了建议。

  “黄河战略”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方兰看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需要农学、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参与。诸如黄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合理开发利用、水权转换在沿黄省区的扩展、黄河流域内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等问题,都需要学界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

  余东华提出,作为跨区域的发展战略,“黄河战略”需要一种超越地方和局部的“大系统”思维,实施全流域统筹兼顾、协调治理。不同地区应从“国家高度、历史眼光、区域发展”的不同维度,明确战略定位,理清发展脉络。

  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和城市支撑的角度,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提出,当前中心城市、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要因地制宜培育黄河流域产业发展新优势,夯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强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城市群和主要交通干线打造黄河活力经济轴带。根据流域内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明确在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人口产业集中等方面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李群建议,建立黄河流域九省区党委书记联席会议制度和相关协调机制;建立指标监测评价、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机制;注重黄河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抓紧开展顶层设计,针对黄河上、中、下游的不同特点,制定治黄路线图;继续推进黄河流域九省区“三线一单”编制,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以行业规划环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黄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抓紧制定并颁布《国家中长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在安树伟看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上中下游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位于黄河流域的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