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2020年05月25日 08: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5日第193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着力解决社会治理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系统总结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原则,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做出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理论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有关表述,发展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社会治理本身就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民生关乎经济基础,治理关乎上层建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将治理的基础建立在民生保障之上,才能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才能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中国在新时代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不仅效果良好,而且特点鲜明。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表示,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尝试对传统政府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进行完善,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民众之间的新型关系,通过协商、合作、互动、共赢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秩序构建和治理效能提升。这既是对社会治理已有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新时代社会治理作出的崭新谋划。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比过去更加注重合作性、公共性。这种调适不仅是对实践要求的回应,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从概念框架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主要强调的是主体的一核多元、过程的公共参与和结果的共同享有。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徐汉明看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社会主义本质及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在新时代的重要体现和实践展开。

  南京工业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马海韵认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社会协同、民主协商、公众参与、共同体建设、基层治理等元素,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建设和完善矛盾化解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等,凸显了现代化中的国家安全、公民安全特征;强调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保障等,凸显了现代化中的法治特征;强调科技支撑、智能化、专业化等,凸显了现代化中的知识、专业特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解决方案,涉及复杂的理论内涵、行动逻辑、规律机理等,需要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

  探索实践路径

  展望未来,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探寻适合自身实际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实践路径,是一项重要议题。杨宜勇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持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进一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幸福中国。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着力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改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徐汉明表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体系构建、技术支撑、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途径协调推进,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在张翼看来,我们一定要解决好共建共治共享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关键问题是共建,从源头治理上既维护稳定又促进发展。在共建中解决好社会治理之基础的民生问题,治理才能有效推进。在共建和共治的基础上,形成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才能达到共享的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表示,共建共治共享涉及诸多方面。我们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统一指挥,总揽全局,协调好各个部门与机构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要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矛盾,达成共识。未来,应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基础上,提高广大党员积极性,增进他们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推进基层自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