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2020年05月12日 15: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12日第1923期 作者:王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治理在探索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实现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差距。乡村文化作为一种载体,连接着乡村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加快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可以为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乡村文化是乡村人口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与现象的总和,在维系乡村社会良性运转、促进乡村社会和谐以及提高乡村人口生活品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出现了乡村人口不断流失、生活交往法则改变、传统美德遗失、不良习俗泛化以及文化治理失效等危机。在传承和创新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和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挖掘乡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建构契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乡村文化,发挥好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要做好以下方面。

  加强乡村物态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打好物质基础。通过农业合作化、专业化以及规模化等形式推进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业人口提高收入,树立现代消费意识,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增加文化消费,提升文化需求;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乡村布局,在保护乡村自然特征和民俗特点基础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乡村人口生活、生产、休闲和服务一体化空间布局;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艺术、民间民俗工艺品、传统村落村貌,大力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加快乡村信息网络和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在凸显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基础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态优化为指导,推行环保、循环、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突出乡土特色,以富裕、有序、合理的乡村环境为乡村治理提供充分物质保证。

  加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提升乡村人口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对乡村人口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宣讲形式,讲变化、谈发展、话改革,使其筑牢理想信念,拥护并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增强爱党爱国的自觉;提升乡村人口的道德素养,注重挖掘乡村德育教育资源,在坚持传统尊老爱幼、忠义仁厚、勤俭持家等文化传统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的实际,突出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知恩感恩等内容。开展公民道德、文明礼仪、婚育新风等主题教育,移风易俗,树立新风,传播美德,弘扬正气;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帮助乡村人口树立市场意识、大局意识、开放意识,积极完善乡村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乡村制度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为党的农村建设目标服务。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确保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完善和落实好村民自治制度,提升农村人口自我治理的水平。乡村治理在尊重农村实际的基础上,既要运用现代治理思想和方法,也要重视传统治理资源。乡规民约长期以来在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及自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乡村人口通过乡规民约这种自治组织方式来议事协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实践和手段。因此以农业现代化为引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符合法律精神和自治规范的现代乡规民约;建立良好的监督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乡村人口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既要实现乡村公共权力服务乡村发展治理的宗旨,又要避免权力过大带来的风险。

  加强乡村行为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示范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人口的文化素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农村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乡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引领乡村人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提升乡村人口的文化素养,构建崇尚科学、团结协作、遵守法治、睦邻友好的社会主义文化风尚;结合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大力弘扬优秀家风和模范典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教育与宣传并行,完善乡村文化设施。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路径研究”(17JK028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