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政治学发展新出路
2019年11月27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7日总第18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倩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人大政治学论坛2019暨“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历史政治学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深远意义与具体路径。

  历史政治学前景可期

  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历史政治学的发展前景与学术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光斌提出,中国政治学正在经历一次转型。基于中国政治史的历史政治学,不但是观察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且具有本体论意义。在历史政治学的视野中,当代中国政治不但是新中国70年前后连续统一的政治发展过程,也是中华文明基因共同体的自然延续。作为中国政治学的新出路,历史政治学为中国学人用自己的话语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嘉树在比较视野中对历史政治学的内涵进行了厘清。就研究对象而言,脱胎于西方的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旨在揭示人类政治发展的规律;历史政治学则更偏重研究主题的“本土化”“在地化”,带有鲜明的中国印记。就研究方法而言,一般意义的政治学是“以是析事”,旨在通过概念—范畴的建构和推演来“求是”,注重的是概念体系的逻辑自洽和严谨,并由此建立评价政治实践乃至历史的是非标准;历史政治学则尊奉“实事求是”,更强调对本国国情和历史的尊重,以实践作为裁判的标准。黄嘉树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往往会冲撞政治学的普适性,因此,在建构历史政治学时,需要拿捏好分寸。

  重新认知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之路

  学术创新在于不断改变定论,而重新定义则在于建立新的方位与坐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徐勇对学界以“早熟”定义古代中国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在他看来,中国与西方的不同在于,当作为地域和财产关系产物的国家出现后,血缘人身关系仍然在相当长时间发挥着支配性作用,并与新生的关系形成叠加。因此,无论是秦始皇以郡县官僚制替代宗亲封建制度所体现的“现代性”,还是“非现代”的高度人格化的帝制权威,都是中国文明和国家进程内生演化的产物,是一种自然成长的“成熟”,而不是非正常的“早熟”。

  地域学术界将“现代国家构建”设定为近代历史的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认为,需要对何为“现代国家”进行重新界定。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忠华认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进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开始,并同时受到内外的双重驱动。

  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考虑时间坐标、空间坐标和风险维度。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贺东航表示,要应对未来国家建设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的发展态势并化解潜在风险,需要转变思维范式,构建国家建设的“时空素养观”。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时间的连续变动中,寻求政治问题的历史理解和系统解释,这恰恰也是历史政治学的优势。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臧秀玲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是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在她看来,不断增强党的人民利益代表性、巩固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把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结果使然。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殷冬水提出,“人民”话语是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政治话语,体现了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实践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关系,成为会议讨论的另一热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提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国家统一是否牢固,核心问题是建设一个包括所有人民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制度安排和功能集合体,兼具历史的、知识的和文化的象征性意义。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关凯表示,在新时代,国家建设依然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语境。如何在物质条件、情感维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等维度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为中心,重新凝聚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文化象征意义,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重要而开放的议题。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