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影视发展新路径
2019年11月22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2日第182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近日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中国 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建构中国特色民族美学体系

  影视与美学之间存有内在关联。探寻影视发展历程,离不开对美学本体性的思考与把握。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提出,“生生美学”就是中国古代的美学形态。“生”含育种、开物、创进、变通与绵延等义。“生生美学”植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反映了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生存方式。中国古代艺术与审美并不局限于“写实”的理性逻辑,而是一种特有的“意境”逻辑,并包含丰富的审美理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建议,将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精髓融入现代的影视技术当中,创造属于中国的、有鲜明民族气质和特色的民族影视道路,按照中国的影视需求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来设计影视教育的类型和品类。

  时代的发展变迁为影视艺术发展和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认为,数字人文是传统研究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可使人文研究更加具有实证性,避免主观臆断的情绪化推论或判断。

  在以视觉影像为主体的融媒体时代,要高度重视影视艺术的教育功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晖认为,影视艺术教育是“寓教于乐”的美育,影视创作应注重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塑造影视新形象

  在全球影视文化共通共融的潮流下,传播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独特形象的影视文化尤为重要。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于德山梳理了近40年来海外视觉文化的传播历程。他认为,在全球化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中,我们应该认真梳理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特征,制定与实施全球化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视觉文化政策,促进当代视觉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在中国影视“走出去”方面,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王艳玲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要加强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更要注重文化沟通与交流。扩大中国影视的对外传播是其中最为直观的途径之一。

  纪录片的真实性、丰富性及人文性使其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的生动载体。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武新宏针对如何用纪录片塑造提升国家形象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明确国家形象的内涵定位,思考如何用可见可感的生动人物和故事,塑造我国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第二,打造与实体国家相匹配的史诗级作品。第三,细分国际目标受众,强化塑造中国形象纪录片作品传播的针对性,提高传播效果。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战迪认为,在当下的关键时期,以电影为载体的国家形象建设要除旧布新,从人类意识的共同性和人类文化的时代性命题出发,寻找共有观念,打造全球认同感,平衡影像物质结构和思想结构的关系,加速和深化影视文明的现代化进程,更多表达出国际社会所能够理解,并愿意与之对话的现代意识,这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路径。

  建设富有特色的影视学科

  新技术、新媒介推动新的影视形态不断创新,为中国影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构建了新空间,也提出了新挑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红军认为,新时代提供了发展新契机,影视学科发展应该关注当下、面向自身、找准定位,建设富有特色的影视学科。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院长罗共和以“融媒体时代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的新探索”为主题,提出了三点建议:推进社会服务融入课程教学的项目制改革、推进全媒体知识技能融入传统专业的教学内容改革、推进艺术作品创作与学生实训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改革。

  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表示,5G技术的应用必将在影视传播、生产、市场营销和教育等领域激发深刻裂变,生成新模式、新业态。站在新起点,高校需要和媒体行业牵手,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阿利提出影视学科的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学科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内的探讨与交流,应进一步突出和凝练特色、体现生存价值。

  针对目前影视学科碎片化的现状,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建议,影视学科应该注重开放性,除了拥抱技术发展,还需要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院长王万良认为,新技术的发展变迁给传媒类专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践探索,并需要将其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会议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山东师范大学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