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锡伦:传承冷门绝学
2019年11月22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2日第182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十月的扬州天高云淡,桂香浮动。一场“民间宝卷研究”讲座正在扬州大学敬文图书馆古籍部悄然进行。83岁的扬州大学文学院宝卷研究专家车锡伦与一群年轻的研究生围坐在一起,为他们介绍着民间宝卷的源流、演变、版本、内容和特征。

  宝卷是中国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的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演唱宝卷称作宣卷或念卷,至今仍在南北各地流传。车锡伦希望宝卷研究也能如宝卷一样生生不息,一直传承下去。

  为宝卷研究奠定基础

  回首自己的治学经历,车锡伦很感谢赵景深、朱东润、蒋天枢、关德栋等前辈大师的教导和帮助。正是因为受到俗文学家、戏曲学家赵景深的影响,车锡伦才踏上了俗文学研究之路,研究涉及戏曲、说唱文学、民间故事、歌谣、小曲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

  20世纪80年代,在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中,车锡伦注意到民间信仰以及民间文学的演唱形态和文化背景,进而关注民间宝卷,并在这个领域耕耘了近40个年头。他表示,民间宝卷是继敦煌俗文学之后,又一批大量保存并活态延续的文献。800余年来,民间宝卷见证了中国乡土民俗的变化与发展,推动了民间祈愿和社会风俗活动的传播,传承了通俗文化的文化结构与精神内涵。其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劝世文等内容,也是研究文学、史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一手资料。

  俗文学是边缘学科,宝卷是冷门学问,但车锡伦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项冷门学科。近40年来,车锡伦致力于中国宝卷资料的公开化、宝卷出版的科学化、宝卷著录的规范化,以及宝卷研究的国际化。主张从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实际出发,摆脱外来概念的束缚,充实中国文学艺术史的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研究体系。其代表作《中国宝卷总目》被学界称为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宝卷目录,成为俗文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中国宝卷研究》系统阐述宝卷的源流演变、文本形态、民间传播等问题,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车锡伦的研究不落窠臼,敢于打破前人成说。他经过深入调查考证,提出宝卷源于宋元时期佛教的俗讲,得到学界的认可。对于无限追溯宝卷渊源的做法,车锡伦认为,只有准确认识宝卷的渊源、客观评价其地位,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人为夸大宝卷的起源时间,不仅对学术研究无益,更会造成传统文化的认知混乱。

  倾力培养宝卷研究后备力量

  车锡伦说,宝卷研究百年学脉不辍,一定要传承下去。1997年以后,车锡伦退而不休,以厚积薄发的精神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同时,他奖掖后学,倾力培养民间宝卷研究的后备力量。这其中包括海外学者,如韩国学者许允贞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以《刘香宝卷》为题的博士论文,并一直从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车锡伦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俗文学和宝卷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深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研究宝卷的学者倍增,成果丰硕。这一时期,民间宝卷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宝卷的渊源、产生、分类和发展,宝卷的信仰、娱乐和教化功能,宝卷的仪式和演唱形态,中国宝卷的编目与整理刊印以及中国宝卷的地域性。

  展望未来,车锡伦对宝卷研究提出了期许。他说,民间宝卷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和研究价值,应以精选善本,汇编影印为主,进一步推动不同区域宝卷文献搜集整理的科学性、系统化、学术化和数字化,这也是深化宝卷研究的前提。同时,期待相关研究者能够注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重视古老的民间文艺和文化现象在当代的传播,进一步传承宝卷研究。

  车锡伦坚信,宝卷研究可以“冷”,但不会“绝”,也不能“绝”。为此,他在古稀之年出任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以民间宝卷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带领团队大力发掘民间宝卷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

  车锡伦用民间宝卷习用的四言诗赞祝福新中国七十华诞:惟愿四海升平,万民乐业,国泰民安,年丰物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