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路径
2019年11月20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0日总第181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林跃勤

  在同济大学日前召开的“国家治理发展与变迁70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等进行深入研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

  认清现实挑战与行动困境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门洪华在致辞中提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议题,赋予了国家治理新的内涵,对国家治理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认识我国国家治理形势的新变化、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前提。同时,总结70年来我国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成就,也需要立足中国实际,拓宽研究视野,进行国际比较,确定我们现在的方位,才能更好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王金水认为,必须发挥人大制度的功效,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效率化和协调化。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植民从目标、主体、客体和手段四个维度出发,阐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整体性分析框架,进而分析了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的现实挑战与行动困境,并提出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毅基于国家、人和治理机制的三维结构,探讨民主治理机制。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褚添有考察了70年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变迁,将其分为政治导向型、经济导向型和服务导向型三种类型,认为政府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立足现实,适时调整。

  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开轶认为,需要长时期从多个维度对制度认同进行培养,不断积累协商民主制度认同的社会资本。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经历探索、转型、建设和治理四个阶段,社区的自身定位、核心功能、发展重点和推进路径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方成认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道路特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缩影。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陈家喜通过对深圳市基层社区治理形态的研究,反思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改进机制。

  在实践观察和调研活动中,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余敏江发现,国家自主性在精准扶贫中有行政嵌入、组织嵌入、项目嵌入三种机制,但多重地方自主性却影响以上机制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合理调整国家自主性的内在张力。

  从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祝天智认为,实现土地承包权公平,应重点强调收益权的公平,构建多层次和多形式并存的收益分配机制,为所有农民提供相对均衡的土地收益,从而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现代科技助力公共治理

  信息处理及利用水平决定了治理的运行和效率,也直接影响治理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韩志明认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从信息的清晰性、清晰化与清晰度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治理中的信息问题,有利于从信息角度全面诠释“国家治理”这一问题,也能够提升国家治理研究的确定性和操作性。

  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基层权力结构,同时政治也在塑造互联网技术和形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熊易寒通过对上海两个基层行政主体的跟踪调查,从互联网形态与基层社区权力机构变迁的视角,将其划分为互联网兴起前的基层权力结构、微博时代的基层权力结构和微信时代的基层权力结构三个时期。

  网络技术发展与便利化为逐渐实现“一网通办”提供了可能性。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赵勇建议,从提升政府部门内部数据的整合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相关应用程序的知晓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对“一网通办”进行学理分析和总结。

  基于对上海市社区微更新的案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容志发现了政府催化与行动网络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两者相互影响。政府催化和行动网络成为社区服务得以生成和持续运作的关键条件。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姚尚建就城市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以“机器空间与人的尺度之间的张力”为切入点,在肯定技术进步对人的安全福祉产生进步性影响的同时,也对机器空间的持续扩大对人的“挤占”表示担忧。

  “智能+”的发展催生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问题。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继新通过梳理“智能+”内涵边界,辨析其存在类型,挖掘其机理,归纳其模式特征,提出“智能+”场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发展规律及行动方向。

  会议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