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建设性新闻的中国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在京举行
2019年11月18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18日第1817期 作者:记者田春

  本报讯 (记者田春)近日,主题为“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日本、肯尼亚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新闻的“建设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李林提出,正能量是建设性新闻的学理所在,文化自信是建设性新闻的命脉所在,开放包容是建设性新闻的活力所在。他表示,中国是全球互联网使用大国,构建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新业态日新月异,建设“四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如火如荼。我们要树立和秉持高度的学术自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上提出中国方案,发出影响全球新闻传播学术界的中国声音。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孝汉在致辞中提出,以正面报道为主、激人奋进、催人向上等理念是我国建设性新闻的基本理念,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报道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新闻”“帮忙新闻”乃至“问政节目”等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些都堪称是建设性新闻的中国经验。他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这给中国的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唐绪军在“融入建设理念,共筑美好生活”的主旨演讲中,对新闻传播发展的趋势作出了预判。他提出,大众传播时代正在向着公共传播时代演进和跃升,公共传播时代的新闻产制方式将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公共传播时代的媒体角色也将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他表示,面对大环境的转换,全球媒体都在寻觅新的生存方式,探索如何在公共传播时代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建设性新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股发展潮流。世界文明多种多样,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建设性新闻的实践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媒体的力量。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媒体与文化学院助理教授凯伦·麦金泰尔分享了相关学者对建设性报道的研究成果,并且讨论了建设性新闻的未来。她提出,建设性新闻是严谨的、引人注目的报道,以维护新闻的核心功能和道德要求为依归,包含积极的情绪和解决方案等重要元素,用以增强受众的辨识能力和呈现更全面的真相。

  在“构建绿色舆论生态——建设新闻的苏州实践与探索”的主题演讲中,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陆玉方介绍了该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实践建设性新闻理念的试点情况。参与试点的学者以构建绿色舆论生态为出发点,运用建设性新闻理念指导大内容生产,由负面、冲突报道的报道框架,转向“意见开放、共同面对、协商解决”的建设性框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荷兰温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尼科·德罗提出,在新闻学研究领域,社群新闻、会话新闻、参与性新闻、解决方案新闻、调解类新闻、关怀新闻等标签体现了新闻文化在更具建设性的方向上进行创新。然而,改变一种职业文化并不容易。在重新定义专业新闻的角色和价值等创新理念的过程中,新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我们必须为符合网络社会特征的新闻工作铺平道路。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承办,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提供支持。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