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2019年11月08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8日第181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学批评7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文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

  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指出,70年来,中国文学批评从自我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体系构建到自主创新,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研究70年中国文学批评史,就是要将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观念、思潮、理论,放回其当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来考察,再从中看到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如何演进和发展的。研究历史,要照亮当下,指引未来。努力创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是我们今天必须承担起、完成好的中心任务。

  张江表示,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理论建设的努力一脉相承的。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要坚持实践性。文学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与批评相结合。文学理论要指导文学批评,文学批评要在文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吸收一切对我们有用的理论资源。但是,绝不能照搬照抄、简单套用。我们必须在吸取多方资源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用新时代的新理论,阐释和指导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包括中国文艺批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表示,学术研究者及文化传播者应将历史上出现的思潮、观念、理论放回历史语境中去,看清楚历史是如何演进的,形成立足于中国实际的批评史,如此才能为新时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助力。

  新时代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需要构建新的知识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认为,在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应以大纵深时段看历史,在知识考古学与文化阐释学中构造真正的知识史,努力对文学批评做一种文化阐释的回应。

  关注中国文学创作实践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高建平表示,当前,文艺学学科总体上摒弃了过去文论话语建构与当下现实文论语境以及文化生活的隔膜。无论是文学基础理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还是美学与艺术理论,均主张回归本土、回到当下,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以及文化艺术生活,并从本土化与当下化两个维度实现理论的变革与转型,以求在横跨中西的视野和立足中国的态度中实现文艺理论的健康发展。

  小说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华彩篇章。批评家在中国小说发展中究竟担当了何种角色,发挥了何种作用?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认为,小说批评史是观察历史的一面镜子,它呼应大历史间隙里新的潮流,呼应小说家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以文学方式参与当代中国小说发展的全过程。

  中国戏剧已走过了近千年历程,戏剧浮沉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戏剧批评的发展变异折射出当代社会文化领域多变的动向。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表示,戏剧批评与戏剧发展总是相伴而生,在中国戏剧发展的不同阶段,戏剧批评都有其关注对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与戏剧本体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文艺体现鲜明时代特征

  对于当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来说,网络文学批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欧阳友权谈到,从文学史的眼光看,成长中的网络文学,其理论批评尚处于创生期。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需要对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持一种客观的历史体认态度。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探析网络文学批评史建构的可能性,取决于人们秉持怎样的文学价值取向,以此研判其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定位。作为一种功能性存在,网络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文学史更为开阔的视野和不断新变的观念,传承并不断更新理论批评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方式。

  中国文艺政策是文艺理论、文艺思想、文艺创作、文化治理之间相互联系的主要方式,也是重要的中间环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表示,对于文艺政策变迁历史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发展与社会生活的直接而复杂的联系。文学艺术创作既是艺术家个人的事业,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文化”,文学艺术始终在“文化与社会”这个理论视野中存在和发展。回顾中国当代社会文艺政策的调整过程,研究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社会及中国文艺的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系张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下的子课题,共十卷,分为《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当代中国小说批评史》《当代中国散文批评史》《当代中国外国文论接受史》《当代中国戏剧批评史》《当代中国外国文学批评史》《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和《当代中国电影批评史》。该丛书由张江担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评论工程领导小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策划。赵剑英介绍,“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力图重塑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精神,充分展现了当今学术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