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2019年09月27日 07: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7日第1787期 作者:顾海良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必须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具体运用的过程,就是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科学精神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积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2年,毛泽东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道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面临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实践,中国共产党更是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没有照搬苏联模式。这些实践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进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主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科学精神的秉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理论与实践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接续推进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新发展中顺势而成,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结合而成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作出九个方面的新概括。这九个方面,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彰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结合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力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结合上,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作了阐释。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原理,坚信走向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在现实中一步一步实现;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揭示了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结合为标识的理论逻辑。

  二是在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关系上,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守正与创新的理论逻辑作了深入探索。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取决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这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守正。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这又展现了弘扬科学精神的创新。以守正创新科学精神勾勒的理论逻辑,彰显了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三是在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联系上,对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赓续和拓新的理论逻辑作了全面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预言,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不仅得以赓续,而且还得到全面拓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作出现时代科学价值的证明,世界历史思想拓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由理论预言到现实证明所呈现的理论逻辑,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从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所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科学智慧与理论力量,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特质和内涵。

  (作者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